“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扞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转相奉伐宛,五十余校尉。”这年夏天,浞野侯赵破奴带两万骑兵讨伐匈奴……,两万骑兵能讨伐了匈奴?“帝国双璧”的几十万大军都剩回来没几个,两万人撒出去……?您可能对当年的形势的判断有误,以为匈奴还是那么强,其实经过了“帝国双璧”的摧残、蹂躏、猛烈打击,此时已“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我中华已经成为了史迷心中的堂堂***,匈奴小贼已经被吓得都钻进了耗子洞……。事情真是这样的吗?不信?有下列记录为证:“遣故太仆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馀里,至浮苴井而还,不见匈奴一人。汉又遣故从骠侯赵破奴万馀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河水而还,亦不见匈奴一人。”司马迁说:汉军先是由公孙贺带着一万五千人出塞两千里,一个匈奴也没见到;然后派赵破奴带着一万人又出去转了一圈,还是一个匈奴没见着……。一万来人就敢派出去扫荡匈奴,何况两万人……;“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了吧,“帝国双壁”……。历史是发展的、情况是变化的,刚才说的是赵破奴当从骠侯时候的事;等他被封为浞野侯后,情况就有了变化,匈奴骑兵又都从耗子洞里钻了出来。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里附了几个偏将的小传,其中就有赵破奴:“将军赵破奴,……击虏楼兰王,复封为浞野侯。后六岁,为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贤王,左贤王与战,兵八万骑围破奴,破奴生为虏所得,遂没其军。”“无王庭”的幕南忽然建立起了匈奴左贤王的王庭……,不光建立了王庭,被“帝国双璧”残酷清剿了好几遍的匈奴有生力量一点没有削弱的都冒了出来,汉军主将被俘、两万精骑全军覆没……;只是不知道这次赵破奴被人活捉与李广被活捉有没有相似之处?是不是也被匈奴单于敬仰的如同“滔滔江水……”。这就是史迷们梦里也在叫喊的:“犯大汉者,虽远必诛”;“帝国双壁”;“幕南无王庭”……。派出去扫荡匈奴的汉军被扫荡之后,朝中大臣都说应该先紧着匈奴打……。从战略上看、从战术上看、从国家利益上看、从百姓利益上看、从兵力损耗上看、从地理位置上看、从实际能力上看、从直接效果上看……,从所有的方方面面看,汉军都应该暂时放弃万里之外的西域而经营边疆,可汉武帝不肯。为什么?因为汉武帝丢不起这份人。汉武帝非要把耍无赖的大宛打下来,让西域看看……,于是就把挑头闹事的邓光下了大狱,用邓光把狱中的囚犯换出来充军剿寇,用腾出来的边关守卒和流放犯又组成了一支六万人的新军。“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李广利又带着部队出发了,因为这次看着像那么回事了,沿途的小国不敢再乍刺儿了,纷纷箪食壶浆,出来犒军。李广利这次出兵多少?人一共六万,马三万匹……;卫大将军出兵多少?最少的一次是四路并出,每路一万多骑;多的时候几十万。李广利就凭着这点人手已经把没上过台面的西域各国吓得不敢再来劲了,上次他带来了多少兵,也就有了个眉目。“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汉军到了轮台,轮台在哪儿?在新疆塔里木,今天当地还有轮台县;陆游在一首诗里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里的轮台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由于轮台城不肯屈服,李广利下令屠杀了被攻下的轮台全城军民,由此也引起了后世大学问对李广利残暴性格的口诛笔伐。忧国忧民、气吞残虏的爱国诗人陆放翁是个才疏志大的牛皮书生,没有一点用的胡扯行,干正事不在行。这就叫:“飘风不可以调琴瑟,巧妇不可以主家政,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能把石头刮得满天飞的风劲大不大?这么说您听不明白?十九级台风,把广告牌子像张破纸一样撕下来的那种风,劲大不大?这么大劲,你用它给你家小提琴调调弦……;劲大是大,那叫蛮力,不好使;“治大国如烹小鲜”,蛮劲越大越不好使。巧媳妇,专门烹小鲜、干细活、做小人、扎小针的主儿,这回行了吧?也不行;“非聋非哑,无以为大家翁”;一大家子,百十口人,不用闹大事,就是吃奶的孩子站谁门口尿了泡尿,都得有人在人前背后的说出个长短、论出个是非来;家里有事就是你的事,满眼里都是这种烂事,怎么办?就得装聋作哑;您要不满意,回去就做个小人,写上生辰八字,扎上百十个针……,得,家里除了一群病鬼,再不会有别人;所以大家翁就得装聋作哑,只要是不影响到正常秩序,您就得看见了装看不见,听着了装听不着,别较真,别计较,别总惦记着把谁整治了……,只要能把日子对付下去,鸡毛蒜皮的臭事都往自己肚子里咽……;自古能成就事业的人,都得听得了骂、都得甘做小人、都得肯下地狱……;整天价充好人,沽名钓誉、文过饰非、一点亏不吃、一点气不受、脸皮比纸还薄、一点不顺心了就砸锅卖铁抹脖子上吊,还想着……,可能吗?文章之士是什么人?就是书生,也就是大学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用的?是说嘴的,就是站在个凉快地儿,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引经据典、评古论今、得啵得啵的胡说八道的那种人;就是看见个吃奶的孩子在不应该尿尿的地方尿了泡尿也要嚼舌头的那种人;要是嘴皮子不好使,手好使也行,整天价整出些个五言、七绝、四六句、长短行,反正就是不干一点儿正经事……;对这种胸襟广阔、豪放雄浑、气吞万里如虎的文章秀士们最合适的评语就是: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动不动就要为国家、为君王干点什么的主儿,真让他干的时候却什么都不肯干;看着别人干什么都容易的人,轮到自己的时候干成点什么都难。陆游就是个能说不能练、到处嚼舌头、挑是非、不干正经事的文章之士。陆游的事放在《数风流人物》里我再和您细说,现在咱接着说轮台。
轮台有多远?从敦煌到轮台的直线距离大概是两千里。李广利是在全无后方的沙漠戈壁上行军,而且是一支骑、步混合编队,到达轮台时军队的状况能有多好您就自己猜吧。为什么让您自己猜?因为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人要是一天走一百里就已经累得不行了;要是按一天一百里算,此时李广利的远征军已经在沙漠里行进了二十天以上……,这样的一支部队居然还可以攻城,居然把轮台城攻了下来,可见李广利有多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