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小÷说◎网】,
“什么?”夜祺申不敢置信地望着夜甯颉,“怎么可能?莫中书既是王令吉的故人子侄,又对他算得上有知遇之恩。他怎么这样落井下石?”
“正是故人才会如此。”夜祺珮沉声道。他又转过头问夜甯颉,“三皇弟,你早已将莫中书的事想通了么?”
“也不是早已想通……”夜甯颉低声应道。他不过是前一晚无故失眠,才将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个个捋了一遍。莫元赫一案,若不联系到前朝莫钧的恩怨,看来确实迷雾重重,疑点甚多。
莫中书为人处事八面玲珑,朝臣或许有人对他不满,却不曾真正树敌。论功名地位,他既不是最受皇帝青睐的高官,也不是一手遮天的权臣。他多年为官,鞠躬尽瘁,言行谨慎——又有什么人会参他一道,令他身败名裂、以死谢罪?
可三皇子听闻这事的时候,却自然而然便想起莫钧来。他还记得,早在宗卿府读到七皇子夜无起之传时,为这桀骜皇叔的歹毒狠心深深震撼。而其中记载了夜无起与莫钧的来往片段,也令人回味唏嘘。夜无起曾评价莫钧“本以才学相期,不意经天纬地,筹略如此”。
如此经世之才,弃官归田,可见其心之荒,其意之凉。而那与莫钧不分轩轾的王令吉,受辱含屈多年,辗转回到洛京后,对这故人飞黄腾达的子侄——这位总是替叔父打探自己落魄事迹的重臣,又会如何看待?
相隔十多年,王令吉究竟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重踏上洛阳这物是人非的土地?
是怀念,感激,愧疚,失落……还是愤恨?
莫元赫受人弹劾、锒铛入狱,王令吉必然难辞其咎。也只有这位七品主客郎的折子,这位通晓朝臣言论、受过莫元赫恩情的忠义之士的进谏,才能令朗坤帝信服。
朗坤帝对莫元赫的赏识,不亚于夜无起对莫钧的爱惜。可是他与夜无起的区别便在于,后者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前者却看准十步才走一步。莫元赫在朝中声势愈浩,虽然尚不曾结党,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崛起之力。
不似御史大夫宇文靖轩那般大隐于朝的豁达——莫元赫居功自矜,也是有目共睹。
说到底,还是怪莫元赫看错了人,又太恃才放旷。
“想不到三皇弟揣摩人心,竟如此犀利。”夜祺珮轻声叹道。
“阿哥的心里有成千上万颗心。他总是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夜甯熹也是一声轻叹。
夜甯颉不太明白,什么叫“一颗心里有成千上万颗心”?但是对上夜甯熹那无双的剑眉星目,他又似懂非懂地想:阿熹的眼里,有成千上万颗星星啊。
“说了这么久,甯颉你还是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做呀。”夜祺申不依不挠。
三皇子额头挂下三道黑线。这大皇子怎么就这么没有悟性?他又见弟弟眼角狡黠的笑意,心中不耐顿时消散几分。
“祺申,你叫些点心来吧,三皇弟一大早就被我叫来,什么都没吃过,先是陪你在雪里站了许久,后来又说了这么多话,肯定累了。”二皇子看出三皇子的不悦来,体贴打断大皇子没头没脑的追问。
“哎,我怎么就忘了这个?真是,真是……哎!”夜祺申脸上涨红,转身指着亭外几位宫人,语带急切,“你们愣着干嘛?还不去端些养胃的点心来?快点!”他又不好意思地腆笑,双手抓起夜甯颉耷放在石几上的手。“甯颉,怪我糊涂,你还好吧?”他又弓起身子探近夜甯颉,与他对视,笑得愈发灿烂,“你真的,真的一醒来就来找我了?”转而夜祺申又语带愧疚,“都怪我愚钝,怎样也不该让你受冻挨饿。甯颉你……你不生我的气吧?”
夜甯颉暗道,难得大皇子有这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愚钝。他又一次抽回自己的手,放到背后将手指合拢又张开,反复几番——好似这样就能将手上夜祺申的味道散到冰雪空气中一般。
这大皇子怎么有事没事就爱碰自己两下?他们没那么熟吧?再说,就算是熟识的亲友,三皇子也不想碰——当然,除了五皇子。夜甯颉又看了看弟弟,见他神色如常,心也微微放宽一些——没有因为他手上沾了大皇子的味道嫌弃自己就好。
“怎么会生皇兄你的气呢。”三皇子说了太多的话,嗓音发干,却依旧清朗绵润。“我只是前阵子病了几天,又不是娇弱的女孩儿。”
“话不是这样说,你们俩都……都没有人照顾,”夜祺申似乎因为再一次被夜甯颉拒绝碰手而有些尴尬,谨慎地措辞,“看你都这样消瘦了,还不懂得关心自己。甯熹也是,祺澜只比你年长几月,却比你结实许多。你们这些年在外边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不过总算回来了,饮食总不能亏待你俩。”
碎碎叨叨的大皇子,竟有些可爱。夜甯颉与夜甯熹眨巴眼睛,听得一愣一愣。夜祺申这时候,倒还有些兄长的模样——
只是为什么一碰到正事,他就转不过弯儿来呢?
点心上来了。精致的茶点,甜香适口的暖热汤盅,大皇子的下人们确实都是最贴心合意的。
“怎么样?这雪莲羹味道不错吧?”夜祺申问。
确实不错。夜甯颉悄悄观察两位皇兄喝汤羹的模样,皆是小口细啜,嘴角不会沾上半星汤渍,汤匙也不会碰到盅杯。夜祺申问话时,还会仔细地放下汤匙,以薄绢擦拭嘴角后才开口。举止之间,尽显高雅。
相比之下,三皇子与五皇子虽然也十分得体,却远远及不上这宫廷规矩教导出来的精致做派。
吃过点心,腹中不再空虚,几位皇子都有了精神。夜祺申可没忘了最要紧的事,殷勤地凑近三皇子:“甯颉,现在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了吧?”
果然,还是不能对皇兄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自己竟然妄想他能在一碗汤羹、几块茶点的功夫里想通莫元赫一案——三皇子还是太乐观了。
“父皇他要严审莫中书。”夜甯颉再次耐心引导,“他当然明白,莫中书一介书生,手无一兵一卒,不可能心怀叛逆。但是他生性狷介迂诞;因此只要一人诋毁,众臣便纷纷落井下石,陷他不义。
“如今我们已厘清他这不辩之冤的源头,要父皇改变主意,少不了从源头下手——可也不能忽略朝堂舆论。”
“甯颉所言极是。不过这源头,还有这舆论,又该如何去解决?”夜祺申兴奋得脸颊泛红。
夜甯颉深深吸气,又望了一眼身旁安静的弟弟一眼,两人心领神会地对视而笑。
既是无奈,也是怜惜的笑。
这位菩萨心肠的大皇子,怎么就不开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