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之逆天改命 > 第三十五回 徐州乱陆康仙游

第三十五回 徐州乱陆康仙游(1 / 1)

上回说到,袁术欲派兵护送陆逊以及后续十万斛粮草前往庐江,陆逊喜不自胜,叩谢袁术。

此时袁术却道,“吾记得濡须口本有庐江兵马守护,怎么这次却被黄巾劫掠?”

陆逊略显无奈的道,“不瞒明公。前些日子听闻寿春兵马有西向庐江之举,三郎怕是有人挑拨两家关系,为避免误会,故而命濡须口驻军退往庐江了。”

袁术很尴尬的看着陆逊,又瞅了瞅袁涣,示意他出来解围。

袁涣也很无奈,明明是袁术下的命令,着桥蕤带兵西向,现在可倒好,让自己来和稀泥。还好袁涣反应机敏,故作镇定的道,“伯言确实误会了。我家主公之所以派兵西向,就是因为听说汝南黄巾流寇侵入庐江,怕三郎那边吃亏,故而欲相助一番。”

陆逊听罢,拱手对袁术慨然道,“袁公真大仁大义之人也,小子代庐江上下拜谢袁公大恩。”说完,就要跪下叩头。

袁术忙拉住陆逊道,“哎呀,贤侄,再如此可就见外了。世人皆知寿春与庐江乃一家也,何须这般做作?”

陆逊心说,“就你这样的,蒙你没商量。”但面上却正色道,“小子这就和刘将军出发,尽快赶回庐江,让三郎即刻出兵。”

袁术大喜,欲为陆逊摆酒压惊,被陆逊婉拒。继而与刘勋一起,率兵押运粮草而走。

十日后,陆逊和刘勋的五千精兵,带着十万斛粮食来到庐江治所舒县。孙翊早就接到了通报,带着庐江上下一干人等,在城门处相迎。待交割完粮草后,孙翊等人把刘勋请入太守府饮宴。

宴席中,陆逊将袁术的要求与孙翊说明,刘勋也急切的想知道孙翊的决定。

只见孙翊朗声笑道,“刘将军勿急。庐江必然出兵相助袁公,但不是区区一万军马,而是三万精兵。”

众人听闻孙翊此言,皆面露惊诧之色,刘勋更是满脸激动的道,“请三公子明言。”

孙翊悠然道,“庐江与汝南本有精兵三万,不可全部出动。我本欲调汝南徐晃所部三千飞龙骑,与陈到所部五千白眊军,外加庐江两千猛虎兵共计一万人马同往寿春,相助袁公。然在将军来前,吾刚得飞报,我兄孙策已横扫江东诸郡,就要与刘繇在豫章决战。以吾兄之能,豫章不出一月便可拿下。到时,吾兄率兵回转庐江,手下百战之兵何止五万之众。吾便可等兄长来后,再选精兵两万,汇合庐江兵马一万,总计三万精兵赶去,助袁公一臂之力。当是时,有袁公十万精锐,外加我庐江三万兵马,莫说徐州一地,就算北击青、兖二州,也不在话下。到那时,袁公便为天下诸侯之首,问世间谁敢与之争锋?”

刘勋听罢,一股冲天豪气油然而生,他被孙翊所描绘的光明前景给弄的飘飘忽忽了。他对孙翊拱手道,“久闻江东孙三郎智计无双,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也。三公子如此为袁公谋划,末将回返后定把此事详细与袁公说明,不敢有一丝隐瞒。”

孙翊乐呵呵的道,“刘将军过誉了。想这乱世之中,当以强者为尊,后将军祖上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我庐江唯愿在袁公羽翼之下,得其庇护,便可受用不尽也。”

刘勋听了是哈哈大笑,傲然之色溢于言表。而堂中一众庐江精英,则在暗自冷笑,这明明就是捧杀袁术,可叹这个家伙居然一点都听不出来。看来,袁公路也不过如此了。

于是乎,宾主尽欢,皆大醉而归。

第二日,刘勋率麾下兵马回返寿春。临走时,孙翊又率庐江高层前去送行。孙翊更是着人搜罗一番珍奇之物交予刘勋,请其代为呈送袁术。当然,刘勋也拿得不少好处,大喜而去。

送走刘勋后,孙翊即刻召集众人议事。

来得堂中各自坐好,孙翊笑着对陆逊说道,“伯言此番立了大功,不光拿回我们这几年送给袁术的十万斛粮食,还另外多弄了十万回来,哈哈哈,这个袁公路,自以为得了便宜,却不知被伯言好好算计了一把。”

诸人听完皆大笑不止。等笑声停下,陆逊道,“三郎昨日对刘勋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孙翊神秘的道,“当然是真的。我大哥就快回来了。”

陆逊嗔怪道,“你明白我问的不是这个。”

孙翊故意道,“哦,你说的是出兵之事吧,那也是真的!”

“三郎!”陆逊不耐烦的闷声道。

“哈哈哈~~”孙翊笑着道,“我大哥回来是真,我欲出兵也是真,但是相助之人,却不是袁术。”说到这,孙翊冷声道,“此番,我欲拿下寿春。”

“咝!”堂中诸人莫不倒吸一口凉气。

张昭此时问道,“三郎,为何如此肯定啊?要知道袁术现在虽然派五万大军前往阻挡刘备,可他仍有五万大军在寿春防御啊。以三万兵马强攻寿春,此非明智之举。”

孙翊看了看张昭,嘿嘿笑着道,“老师,我没说要强攻寿春啊。”

“那你~”张昭还要再言,孙翊贼兮兮的道,“老师勿急,静观其变即可。不出一年,寿春必为我庐江囊中之物也。”

众人欲问,可孙翊却不再多言,只优哉悠哉的喝着茶水。诸人无法,只得作罢。

一月后,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四月,袁刘两军在九江大战一场,刘备所部被击败,退往淮陵,张勋率兵紧追不舍,袁术则命手下大将桥蕤再率精兵三万驰援张勋。刘备料敌不过,又退往徐县,双方在徐县呈胶着之势。

张勋与桥蕤商量后,由桥蕤率三万兵马东进,突袭徐州广陵郡,沿路皆望风而降,不出一月,广陵全境为袁术所有。桥蕤即刻挥兵直取徐县东南之雎县,与张勋大军成掎角之势。刘备怕为两军夹击,故而率兵再次后退至夏丘防御。

此时已五月底,气温渐高,双方已激战两月有余,皆人困马乏,故而暂时休兵。

袁术则命人快马飞报庐江,要孙翊尽快出兵。孙翊眼见得无法再拖延,便命汝南徐晃、陈到所部,往庐江集结。又命丁奉所部再次进驻濡须口大营,以安袁术之心。袁术听到庐江兵马已经调动的消息,大喜过望,即刻命刘勋再率一万兵马前去增援张勋和桥蕤。并以粮草二十万斛换得吕布攻取徐州,断刘备后路。

六月中旬,得到补充和休整的张勋、桥蕤,率领大军急攻刘备军。刘备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直到下相。不久,刘备见到了本应留守的张飞。待问清楚事情缘由,刘备不禁大惊失色。

原来,吕布自得袁术许诺后,便用陈宫之谋,准备夺取徐州。恰逢张飞因怨,杀原陶谦部下大将曹豹(演义中说曹豹是吕布老丈人,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引得陶谦旧部异常不满,徐州治所下邳人心不稳。中郎将许耽派司马章诳招引吕布进攻,并开城迎吕布军进入下邳。张飞仓促应战,大败而逃,尽丢刘备家小。

恰逢此时,张勋、桥蕤得到了消息,即刻引兵猛攻刘备。刘备手下兵马多为徐州之人,闻得下邳失守,军心大乱,不多时便溃散而逃。

刘备无奈,只得引残兵向吕布请降。而吕布也因袁术并未兑现诺言,并且强占了徐州广陵郡,而对袁术怨恨。故而收留刘备,让其屯驻小沛,以为外援。

袁术闻之大怒,欲命张勋、桥蕤继续引兵攻打。但手下谋士袁涣进言,“刘备、吕布二人各为犄角,相互依靠,实难攻取。况且,庐江兵马尚未前来,我军兵马又太过劳累。不如暂歇,待庐江兵马到来后,一鼓作气,拿下徐州。”

袁术琢磨了一下,觉得有些道理,就同意了袁涣的意见,暂时罢兵。

再说庐江这边,此时已经是七月天了,天气不光闷热难耐,孙翊等人还要担心老天爷下雨,引得淮水泛滥。一来二去,原本就身体不好,本应在历史上于去年病逝的陆康老爷子,越发虚弱,最后直接病倒了。虽然孙翊早就在庐江上下,创新的采用了定期体检的制度,对于一干官员,要求其每半年强制性的去仁心堂,让两位神医检查身体。但陆康老爷子终究还是早就遗留有病根,前些日子又被袁术的事情一气,加上最近忙活庐江的安民防灾工作,终于扛不住了。

此时的陆府中,庐江的一二把手,孙翊、张昭,军方的一把手鲁肃,特务头子董昭等人,皆在正堂之中坐着,每个人脸上都是阴云密布,愁容不展。

忽然,门外有脚步声传来,不久后,陆逊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眼中。只见原来那翩翩少年郎,现在形容枯蒿,眼窝深陷,全然没有了平日的风采。

陆逊进门后,朝众人拱手道,“还请诸公移步内堂,家主有话要说。”

孙翊急急的起身过来,轻声道,“陆公~~”但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继续。

陆逊眼眶一红,狠狠的点了点头。

孙翊也觉得眼窝一热,拍了拍陆逊的肩膀,然后带着众人,随陆逊往内堂而去。

待来到内堂外室,就看到华佗、张机两位神医正坐于桌旁,都是紧锁眉头,默然不语。见到众人进来,皆起身见礼。孙翊急急的道,“二位神医,还请施展妙手,救得陆公回春。”言罢深躬一礼。

华佗没言语,看了看张机。张机沉声道,“若是早几年遇到我俩,尚可延寿十年左右。可如今,唉~即便神仙也难救了。”

孙翊愣愣的,他虽然知道陆康早在去年就该离世,但他觉得已经把当世两大神医都弄来了,怎么着也能把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命延续很久。可没想到,陆康却只多活了一年就不行了。孙翊对陆康的感情还是有的,不光因为陆逊和陆绩与自己关系很好,还因为陆康把庐江交给了孙策。由于庐江这个大本营不遗余力的支持,才让孙策没有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和江东的那些大族搞得关系很僵。虽然陆康老头还是带有这个时代世家的各种通病,但是相对而言,陆康还是很开明的一个人。他对于那些投奔庐江的外来户,是非常接纳的,并不因为自己是地头蛇而轻视他们。而且,陆康对于所有交给自己的工作,都是认认真真的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老头的身体每况愈下,以至于现在的病入膏肓。

孙翊越想,越觉得心里难受,不自觉的感到有些悲痛莫名。这时,陆绩从内室出来,红肿着眼睛道,“家父请诸位入内一叙。”边说边侧身一让。

孙翊看着陆绩,此时的陆绩虽然已经九岁,却要承受丧父之痛。这些,都让孙翊想到了自己。他走到陆绩身边,沉声道,“橘郎,振作起来,以后陆家还要靠你和伯言了。”

陆绩听完孙翊的话,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啊。

一众人等进入了内室,看到了榻上躺着的陆康。老爷子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了,他歪着头,怔怔的看着孙翊等人。忽而,他虚弱的道,“子布先生,公仁先生。”

张昭和董昭闻言赶紧来到榻旁。陆康费力的道,“子布老弟,自你来庐江后,凡事皆靠你掌控,才使我庐江蒸蒸日上。老夫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着实高兴的紧。目下乱世方起,还望子布尽心辅佐主公,以成王霸之业。老夫多谢了。”

张昭听罢,老泪纵横,拉着陆康的手道,“陆公放心便是。还望你早些康复,我等一起成就一番功业!”

陆康吃力的挤出一丝笑容,转而对董昭道,“我与公仁一见如故,恨不能再与你探讨学问。今吾侄陆逊已拜你为师,老夫甚慰。不知董公可否再收小儿陆绩为徒,时时教导于他?”

董昭此时也泪流满面,泣声道,“陆公善保尊体,吾答应你便是。”

陆康即刻让陆绩前来拜董昭为师,并对陆逊和陆绩说道,“尔等今后当以父事董公,若敢违逆,皆不得入陆氏祖坟也!”

董昭听罢,先抱起陆绩,又拉着陆逊,对陆康郑重道,“陆公放心,吾必以亲子待之。”

陆康脸色一松,眼看就要不行。忽然,门外一个雄壮的男声由远而近,急道,“陆公安在?陆公安在?孙策来也!”

室中诸人皆一愣,而陆康则彷如被打了强心针一般,面色越发红润,竟然挣扎着坐了起来。

只见一人急匆匆的冲进内室,满头大汗,浑身征尘,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他顾不得与众人寒暄,直接来到榻前,对陆康拱手道,“孙策听闻陆公身子不爽,心急如焚,未能全礼而来,还望陆公见谅。”

原来,孙策在彭泽得到了陆康病重的消息,直接把大队人马交予周瑜统帅,自己则轻车简从,片刻不休的跑了一天一(夜),奔行八百余里,赶回了庐江。这也多亏了孙翊夺自黄射的那匹乌骓宝马。

此时的陆康,看到孙策模样,又听到孙策的话语,不由地气喘不已。孙策连忙上前轻抚其背,帮之顺气,体贴之情溢于言表。

陆康猛地抓住孙策的手,激动道,“主公终于回来了,可老夫却要走了。不能再为主公尽力,陆康有愧啊!”

孙策听完陆康的话,脸上也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了,他哽咽道,“当年若非陆公收留,策等一干人还如丧家之犬,四处飘零。陆公大恩,策尚未得报,怎舍陆公就此离去?还望陆公莫要再说不祥之言,善加保重,策自当遍寻良药名医为公诊治。”

陆康哈哈一笑,洒然道,“当世两大神医俱在庐江,连此二人都无法医治于我,老夫又有何命可留?主公勿须悲伤,老夫知天命已尽,能得见主公扫平江东,封侯拜将,余愿足矣。还望主公今后莫要轻冒矢石,珍惜身体,老夫泉下有知,亦能瞑目也。”

孙策闻言泣不成声,只是使劲的点着头。

陆康看孙策答应,眼神中的光芒突然渐渐散去,身子一软,险些栽倒。多亏孙策眼疾手快,扶住了他。只见陆康断断续续的道,“三郎,可否…为…老夫…作诗…?”

孙翊早知陆康现在是回光返照的症状,看到陆康气若游丝,眼见就要不行。他强忍住自己的泪水,略微一想,沉声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南风吹叶雨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孙翊把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巧妙的改了三个字,把“北风吹雁雪纷纷”改成了“南风吹叶雨纷纷”,以此来应景。

陆康听罢,喃喃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好,好,~~~”言罢,双眼慢慢的合上了。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七月二十,原庐江太守,汉宜亭侯陆康阖然长逝,终年七十整。

这正是:袁刘两家争徐州,未料吕布横插手。陆康仙逝魂难返,庐江上下泪长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题外话:百~万\小!说的多,评论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请君推荐,劳君收藏;别无所求,唯帮三郎。)

最新小说: 挂名皇后 死神之剑舞唯我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女同事的秘密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随身带着个世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日常系影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