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缘来难却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1 / 1)

黄河渡口船来船往,除了少数串亲的乡亲,大多是过路的兵士。有的从老槐树下经过,然后再从九十眼窑院北侧路过,朝欢喜岭走去。有的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穿着灰粗布军装或老羊皮袄,扛着长枪或梭镖、大刀,来来往往,匆匆忙忙。过河来的红军要做甚,过河去的红军又要做甚,军事上的事白永和不懂,他想,这就是所谓的遣兵调将吧。

大约过了半月时间,从欢喜岭上下来一队红军,人不多,牲灵不少,驮着毛裢袋,看样子是辎重部队。部队走到老槐树下,就歇在那里不走了。有几个红军朝九十眼窑院走来。白永和看见,慌忙回了窑里,连鞋也没顾得脱就上了炕,神色慌张地坐在后炕。

这伙人正是冲他而来。

白永和透过窗户上的玻璃,看见红军进了院,正朝自家窑里走来。

他本能地闭了眼。心想,红军终于上门算账来了。束手就擒,坐以待毙,我真的就要落这样的下场?

有敲门声,并有人低声问:“窑里有人吗?”

柳含嫣闻听,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打开。

门开了,柳含嫣惊奇地“咦”了一声,外边也传来一声:“嫂子您好!”

柳含嫣看见了谁?是谁在说“嫂子您好”?坐在炕上的白永和好奇地猜测着。

柳含嫣一脸笑容,挑起门帘,请红军进家。

柳含嫣说:“永和,你看谁来了?”

白永和这才看清楚,这些不速之客,原来是双锁山上有过一面之交的肖队长和杨参谋,后边还跟着两位警卫。肖队长和杨参谋进了窑,柳含嫣倒茶续水,忙个不停。白永和叫外边的警卫进窑里来,警卫们摆了摆手。

寒暄过后,肖队长直奔主题:“我不叫您三老爷,那太陈旧了;也不叫您白老三,又太直白了,还是称您白掌柜为好。您是商人嘛!我这次来要请您出山,愿不愿意为我们拾荒?”

“什么荒?”白永和一头雾水。

肖队长是长征过来的老红军,虽然尽量说北方话,但不免夹带一两句难懂的四川方言,杨参谋跟随肖队长多时,大体能听得懂,免不了为队长当个“翻译”。就解释道:“我们队长说,您愿不愿意帮我们干活?”

“不知是甚活?我能不能干得了?”

杨参谋说:“要您干,肯定能干得了。我们运到渡口很多货,请您帮我们运过河,我们给您运费。怎么样?”

白永和想了想,说:“帮忙可以,可是,我的船让阎锡山部队封了后就不知去向,想帮也帮不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杨参谋说:“这个您不用发愁,我们有的是船,您只管运货就是了。”

白永和想起前次分手时说的古道热肠的话,他得帮这个忙。就慷慨地说:“行。”

杨参谋也痛快地说:“好,一言为定!船工您来找,装卸货物由我们负责。”

“什么时候动手?”

肖队长说:“二日一早。白掌柜,告辞!”

“慢!肖队长,您还没有吃我的两碗面呢!”

肖队长想起上次开的玩笑,不承想,这个实在的白老三还记着。就说:“面,您留着,等我们打了胜仗再吃。好不好?”

“好,好。”白永和连连应承。

白永和所以应承这桩生意,不只是为报红军知遇之恩,也是为族人着想。渡口是大家赖以维生的主要手段,自去年下半年封了渡口,靠河吃河的永和关人就断了奶,有的人家迁了出去,没有走的人叫苦连天,请三老爷想办法。红军有求于他,正好让无事可做的关里人有了一碗饭吃。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柳含嫣似乎想得多了一点。她不无担忧地对白永和说:“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你可要想好了,我们给红军做事,只要红军坐了天下,就没说的。一旦红军走了,阎军来了,我们不就凭空担了一个‘通匪’的罪名?”

白永和说:“什么通匪不通匪的,别给自家找帽子戴!我是当家的,众人的眼都看着我,二三百张嘴等着饭吃啊!火烧眉毛顾眼前,至于以后的事,管不了那么多。”

就这样,白永和把村里人编了几个组,每一组有一个老艄,白葫芦、白狗蛋、白来生,还有从碛口回来的白疙瘩,每人带一组,换人不换船,有月亮时晚上也不停。他们运的以粮食为主,还有生铁、棉布等日用品,这是陕北红军的亟须。这些货运过延水关,就有驮脚驮走,铃声叮当,川流不息,沉寂了许久的永和关和延水关重新焕发了生机。

谁知好景不长,过了一个来月,渡口一带大军云集,空气骤然紧张起来。白永和哪里知道,红军东渡,阎锡山手脚无措,急求十万中央军入晋,与阎锡山的十万晋军从南北东三路合围夹击只有两万人左右的红军,企图把红军聚歼于永和县一带。红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集中在永和县黄河沿线,渡河回师陕北根据地。

一天,杨参谋匆匆来到九十眼窑院,对白永和说:“这些天多赖您前后操劳,把红军筹集的大批粮食和物品运过了河,我代表肖队长,对您的相助表示感谢,红军忘不了您!”

白永和说:“我也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杨参谋想说什么,张开嘴却没有出声。白永和好生奇怪,有甚事开不了口?就说:“杨参谋,您是不是有话要说?”

杨参谋这才嗫嚅着说:“白掌柜,不瞒您说,红军就要回师陕北,需要大量船工摆渡,眼下人手不够,肖队长派我来请您再次出山,您看……”

为红军运送物资他没大在意,是因为红军去留还有待观察,如今红军就要返陕,如果再帮红军,无疑会给卷土重来的阎军以把柄。这几天,国民党的飞机天天在渡口盘旋,时不时撂下几个炸弹示威,想借武力封锁渡口,截断红军的退路。红军如不及时渡河,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眼看着红军危如累卵,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柳含嫣出来为他圆场:“杨参谋,他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在渡口为红军服务了一个多月,日夜操劳,人都累趴下了,再让他去摆渡,怕是支持不住,是不是换别人去呢?”

杨参谋为难地说:“时间紧急,人手不够,只有请白掌柜出马。不过,要他去并不是叫他亲自掌舵,而是叫他管理船工,负责修修补补,是个劳心不劳身的活计。白掌柜您看——”

白永和语气平和地说:“容我再想想好吗?”

杨参谋无奈地说:“也好。不过,最迟今天晚上就得回话。”

杨参谋走后,柳含嫣就埋怨开男人:“你不要命了?你不要这个家了?红军前边走,中央军和晋绥军的队伍就在后边跟着,你不想想,这样做,会有你的好果子吃吗?”

“我想过了,帮一次是帮,帮两次也是帮。如果阎锡山要和你过不去,有一次就足够了。老百姓常说,为人为到底,送佛送到西。我看红军为人诚信,我不能不讲义气。再说,我既是去,就有去的准备,不会让阎锡山抓住把柄。”

柳含嫣反复诉说她的理由:“红军固然不错,可阎军也不好对付,不怕一万,单怕万一。万一你回不来,丢下我一个人怎么办?”

白永和耐心开导:“有我在,就有你;有你在,就有我,我不会丢下你不管。我只不过是为红军摆摆渡,又不是上战场,上杀场,有那么可怕吗?”

不爱哭的柳含嫣哭了。她想起了白永和的长江边寻死,想起了他替兄受过身陷囹圄,想起了他被人打劫死里逃生,想起了他们逃难路上的遭遇,她这个多灾多难的男人总是让她提心吊胆,每走一步都揪着她的心。他自己觉不着别人的疼痛,别人的牵挂。一辈子热心肠,一辈子倔脾气,看来这个脾气是改不了啦。唉,管了人,管不了心,随他去吧。

不等天黑,白永和就跑到关村的红军地方工作队报了名,并把两千元大洋交到肖队长手里。肖队长不接受,说:“白掌柜,您在搞些啥子哟?您只要把船给我整好了,把您的人管好,送部队过河就行。这个钱,还是留着您用吧。”

白永和说:“我看见红军吃糠咽菜,穿戴破烂,心里就寒碜。听说你们要上前线打日本,我双手赞成!堂堂中华,岂能任小日本蹂躏!俗话说,瓜子敬人一点心。我白永和帮不了什么,只能聊表一点心意。”

肖队长自过河后一直做地方工作,既和穷人打交道,也和富人来往,像白掌柜这样既出力又出钱的富人不多见。红军是讲统一战线的,不管哪个阶层的人,只要有爱国心,就是红军的好伙伴,好弟兄。一个走雪山过草地都没掉过泪的硬汉子,在古道热肠的白老三面前涌起了泪花。两千大洋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那是他多少年的积蓄呀!想到这里,他就痛快地成全了白永和。说:“谢谢您的好意,红军会永远记住您,白掌柜!”

白永和觉得,对他来说,两千大洋显然不是小数,可是对于山河破碎的中国,又算得了什么。东北沦陷,华北也快沦陷,一个中国人,别的可以没有,国家却须臾不可无。没有了国家,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敢于抵御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军队,就是好军队。仅这一点,我捐两千大洋也值!肖队长和杨参谋对这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生意人心存敬意。只是因时间紧迫,无暇促膝深谈,肖队长交代了任务就匆匆走了。杨参谋领白永和来到渡口,那里早停着几只船,白永和叫来他的船工,把船检查了,就随杨参谋顺河而下,到离此地三十多里的于家咀渡口待命。

于家咀渡口,已经集结了不少部队。一队队从东面开来的红军,过了河,回了陕北。就在红军大部队将要过完的时刻,一位面容慈祥的首长,在肖队长等人的陪同下上了他的船。凭他的直觉,这应是肖队长的上级或者是上级的上级。白永和在船上照看他的弟兄们,他算是忙中有闲的闲人。开船后,肖队长把他拉到那位首长面前,介绍说:“首长,这就是我给您说过的那位白老三。”

那位被叫做首长的人听说,立刻来了兴趣,问:“哦,你就是白老三?”

白永和受宠若惊地回道:“首长,我叫白永和,因为排行第三,人们叫我白老三。”

“就是那个‘到了永和关,先找白老三’的白老三?”

肖队长点点头说:“正是他。”

首长生得伟岸,留着大背头,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竖起大拇指风趣地说:“山西省有个永和县,永和县有个永和关,永和关出了位白永和,外号雅称白老三。白老板,听说你的面好吃,听说你的船好坐。今天坐了你的船,果然又快又稳;什么时候能吃上你的两碗面?”

白永和心里热,脸上红,眼里发亮。他不知道白老三的名字竟能传到这位大首长耳朵里,他凭着一副热心肠罢了,不曾想,竟能在陕北红军里传了开来,想到这里,有了底气:“等下回首长过河来,一定补上。”

首长定了定神,想起了什么。又问白永和:“对了,听说你还是前清举人,做过候补知县?”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提起这件事白永和就心虚,他最不愿意让别人翻他的老底。不过,既是首长问了就得回话。

“陈年旧账,不值得一提。”

“可不能这么说,没有十年寒窗苦,是搞不到这个功名的,有人一辈子连个秀才都中不了。举人老爷不白当,做了生意也蛮灵放咯(很精明)!”

说话间,船到清水关,肖队长和警卫员欲搀扶首长下船,首长摆了摆手,示意不用他们帮忙。临下船时,还和白永和握了握手,说了声:“老乡,再见!”

白永和赶忙站直身子,像士兵回答首长的话一样:“首长再见!”

首长独自踩着踏板下了船,骑了马,朝对面的高山上走去。他身后是长长的队伍,猎猎的红旗,再后是澎湃的黄河。作为文人、商人,白永和沉浸在军队豪迈的气概中久久不能自已。

最新小说: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日常系影视世界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女同事的秘密 随身带着个世界 挂名皇后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死神之剑舞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