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堂风起云涌,袁明月不知,可这家里的怪事儿还真不少。
申家不同袁家,根生枝茂,人事繁杂。申家当前的掌舵人,是辅政申延年。果真是应了人如其名的老话,是开国功臣里面硕果仅存的一个,因此申家尚未分家。而申家有两个嫡子,一个庶子,便是申家三房人,如今都住在一个宅子里,入掌中馈的便是申家长媳妇,皇后生母。
袁明月过门也有些日子了,是该四处走动走动,免得惹人闲话。
拜见了申老夫人后,便该轮到申大夫人了。袁明月着珍珠备了些礼物,便过大房那去了。
自打袁明月嫁人后,玲珑和珍珠的差别就越发的显眼了。玲珑也算是稳重周到的了,但到底没人教过,与徐老太太调教的人还是差些的。由此,在些重要的事情上,便也倚重珍珠了。虽说司嬷嬷更是个人精,但底牌若带到人前天天晃荡,也就不起事儿了。
袁明月与申氏正说着话,便听见下人来传话,说是郡主来了,却听申氏淡淡到:“知道了,来就来了,有什么好嚷嚷的。”
袁明月奇怪,心想,这郡主怎么说也是申氏的儿媳妇,为何如此冷淡。若是真的不喜欢的紧,也不必这么挂脸面,敷衍着便是了。对自己这个尚未谋面的侄儿媳妇,尚且还能笑脸相迎,难不成还不能做做面子啊。
说话间,袁明月便见堂中来了个二十来岁少年妇人,脸盘略微有些轮廓,不像一般的大家夫人的端庄之气,到是像以前电视剧里面的侠女形象了。
这郡主是淳王的嫡长女,封号长恩,下面还有个妹妹,便是娉婷郡主了。说来也是惹人好奇,这申家属于保皇党,却取了个淳王嫡长女,偏偏还一家子都合不拢。不论心里怎么想的,袁明月还是得给郡主行礼。
“明月见过郡主,郡主长安!”
哪成想,这长恩郡主瞧都没瞧袁明月一眼,直接对申氏道:“我明日要出门,要过几日才回来,来给您说一声。”
见人家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袁明月又没受虐倾向,自己就起来回位置坐下了。申氏屋里等人像是习惯了似的,没人露出惊讶的神色,便只听申氏道:“郡主要去哪里,便去哪里,哪里需要与我交代一声。”
长恩郡主碰了个软钉子,冷哼一声,没在说话,却是郡主身后的嬷嬷上前来道:“回夫人的话,明儿郡主与娉婷郡主要陪太妃娘娘礼佛,便想着咱家还有本佛经是个孤本,说是借了去,与太妃娘娘参详几日。郡主氏个面子薄的,这不好意思开口,还请夫人原谅则个。”
申氏听罢,半响没搭话。那个孤本可是老爷子珍藏,十分珍贵,不然堂堂郡主也不会来受自己的气。若是有个闪失,自己可吃不了兜着走。但这由头又是与太妃娘娘的,又说是借,挣扎了片刻,也只得将钥匙拿出来,命贴身嬷嬷跟着去取了。
长恩郡主得了东西,转身便走了。
待人走后,申氏也未曾与自己解释两句,只当没来过这人,又开始闲话半晌,袁明月才告辞。
回到自己院子,袁明月总觉得今日这郡主来的太巧了。就像是故意在自己眼前演出戏,便将这事儿与司嬷嬷说了。
“小姐说的这个人,老奴到是晓得。”司嬷嬷也并未卖关子,将今日这事儿给袁明月说道说道。
原来今天回话的嬷嬷,是淳王的奶嬷嬷。这份资历,便是放在宫里,那也是个的脸的。怪不得,敢替郡主答话;怪不得,这嬷嬷开口要了,这申氏如此肉痛,还是眼睛不眨的给了。看来这淳王还怕自己的女儿在申家吃亏,给配了个高规格武器呢!
“嬷嬷,你说这郡主今日这出是什么意思?”
“小姐,郡主是长房的媳妇,便是有什么意思,也碍不到咱么什么事儿。您只要有了儿子,以后做了当家主母,便也是让老太太放心了。”
袁明月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司嬷嬷可能知道一点,但是却不愿意自己去沾染这些事儿。袁明月也不再多问,等探探申道昌的口风,应该也能知道一些。便转了话头道:“我还没见过这二姑娘,也应该有十五六了吧,要不是瑶华行三,我怕大家都会忘记了,这申府还有个二小姐呢!”
申家有三个嫡女,大女申如贤,贵为皇后;二女申如意,深居简出;三女申如玉,便是袁明月的小姑子,申瑶华了。
司嬷嬷斟酌了会儿,支走了屋里的人才道:“申二小姐,我知道的也是不多。说的是这个女儿落地便体质弱,而且克亲,便长年都养在庵子里,及少回来。这本是人家家里事,时间久了,便也没人提及过了。”
袁明月暗想,这长房一家子都透着怪异,脑子里有一个想法,但也摇摇头,觉得不可能是这样的,或许只是巧合吧。
“嬷嬷这些年都在庄子上,想不到还是对这京城的事却也不生疏,月儿平日里都不太关注这些门道,幸好外祖母知道我的难处,将嬷嬷派来提点我,也不至于闹出什么笑话,失了我娘的面子。”袁明月对司嬷嬷等人还是非常信任的。
“小姐说的哪里话,我是看着你娘长大的。我自己福气薄,也没得个一儿半女,我就当她是自己的似的。可惜你娘去得早,我如今见着你,就跟当年见着你娘一样了。”司嬷嬷慈祥得笑着,说完还摸了摸袁明月的袖子。
两人说罢,便去教袁明月应该如何行事。例如这院子里得人,哪些是该馔在自己手心儿里;这哪些事,是该要禀报婆婆做主;哪些事,是要自己拿主意得。条条款款,事无巨细都倒给袁明月,压的她是苦不堪言。
“嬷嬷,这与各家送年礼,是该大夫人管吧?”
“姑爷二房是嫡长子,小姐以后也是要当家得,迟早用得上!“司嬷嬷爽利得答道。
“可是就算分家,这娘还得顶着一二十年,我们不用这么着急吧!”
“小姐你等的及,嬷嬷我可等不及了,再过一二十年,嬷嬷这把老骨头还再吗?”司嬷嬷打趣道:“别偷懒,这书到用时方恨少,技多不压身,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