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李广抡刀、抡剑、抡纺车轮子,是我瞎猜,李广到底抡什么我还真不知道,司马迁也没说他抡什么,只说他会射箭,而且从《史记》里能找出来他全部的才气就是射箭。“广家世世受射”。
这是《李将军列传》一开篇对李广的介绍,说他家世世代代都有射箭的传统。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对李将军第一次作战的具体描写也是他射箭:说天子派来的中贵人带着几十个骑兵去追三个匈奴,结果却被三个匈奴人用箭杀光了,只剩下中贵人带着伤逃了回来,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别人没这么大本事。”
于是他就带着百十号人去追这三个人,一追还真追上了,因为这三人的马没了,在草原上溜溜达达的看风景哪,李广喝令:“闲人闪开……”,自己一个人和三个人对射,射死两,活捉了一个,一问,还真是射雕的……。
你看李将军多大本事,三个射雕的都射不过他。万一要是射过了你,你手下的军队可怎么办?用小沈阳的话说:“你别说了,万一要是有了,可咋整?”下一次具体描写李将军的时候又与射箭有关:“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说李广跟着车骑将军卫青出征,结果被匈奴活捉了……;为什么被活捉?八成又是跟人家比箭没比过。飞将军李广被人活捉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倒是他的光荣。一位将军被敌人活捉反倒是他的光荣?你们家将军拿着被活捉当光荣?对,不信你就看看史圣司马迁接下来怎么说的:司大史说匈奴为什么会活捉李广哪?不是因为李广射箭射不过人家、打仗打不过人家,而是“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说匈奴单于对李广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所以一定要活捉他。你看,司大史不愧是才高八斗的“史圣”吧?李将军明明是被人活捉了,却不是因为自己本事不济,而是因为敌酋对自己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司大史接着说:被匈奴无比敬仰的李广躺在两匹马做成的单架上装死,抽冷子抢了匹马,匈奴几百人追,又被他射了个一塌糊涂,飞将军李广的箭术高明吧。再高明的射术也得有箭才行,一个夺马而逃的俘虏身上能有几支箭?一箭能串几串糖葫芦?几百追骑是怎么被他射杀的?司马迁真是妙笔生花,什么样的丑事都能整成了朵花给你看……。第三次描写李将军的才气时是这么说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说李广守右北平,匈奴知道了,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匈奴不光给李广改了名,他们自己也改了脾气,不再每天来死缠烂打了,而是“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汉之飞将军”空有一身武艺却没地界施展,怎么办哪?他就带着人打猎,路上看见草里有块石头,他以为是头虎,一箭射过去……,后来再怎么射也射不进去了。李广是不是能把箭射进石头里?匈奴单于对李将军的敬仰是不是有如滔滔江水?匈奴人是不是因为怕李广而数年不入右北平?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一位镇守一方的将军要的是运筹谋划、鼓舞军心、操练士卒、守土保境,而不是射石头……。司马迁在叙述名扬千古的“汉之飞将军”的的大段文字中,竟找不出一句李将军是如何为征战而运筹谋划的,从头到尾,都是他怎么射箭,箭射得有多好……。他应该去当弓箭手、当敢死队、当运动员,而不是统千军万马、决胜负于两军阵前的大将军。在讲述了一通李将军的神奇箭术之后,司大史又说了几件李将军的逸事,其一为“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说李广因为损兵折将、自己也被人活捉而把官给丢了,在家闲住。丢了官的官和破了产的财主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人,比没当过官、没有过钱的人郁闷一百倍,郁闷之极的李将军就和朋友一起到蓝田南山去野营、打猎,有一天夜里,实在闷得不行了,就带着个人跑到山外去喝酒,回山的时候过霸陵亭,被霸陵尉截住了。李广的跟班耀武扬威的说:“就凭你,截我们?你多大个官?这是谁你知道不?说出来吓死你……,这位爷从前当过将军。”
没想到把守霸陵亭的校尉醉了,认法不认人,更不认丢了官的人,说:“你扯啥哪?别说是从前当过将军了,你就是现在当将军,有法管着,也不许夜行,何况你不过是从前……,曾经……。现在还是不?”李广没办法,只好在亭子里睡了一宿。
其实这本不是什么大事,谁没有遇上难事的时候?谁没有鞍高镫短够不着的时候?知道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吗?说宋太祖赵匡胤当年落魄的时候,为了不被渴死,跑到一个瓜园去偷瓜吃,被看园子的人逮着了。
赵太岁是出来混的,什么无赖事做不出来?于是就说:“爷这不叫偷,爷是来买瓜的,爷来买瓜找不着人……,谁知道你跑哪个耗子窟窿里眯着去了?爷吃了你的瓜没错,你痛快说想要多少钱吧?”看瓜人被老赵的气势吓住了,哼哼叽叽的说:“一个瓜能值多少钱?您要过意不去,就给一分钱吧。”老赵本来是打算等他黑自己的时候跟他翻脸,好好的黑他一把,也好给下顿饭预备点希望,没想到人家就跟他要一分钱,更没想到的是堂堂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太祖,口口声声来买瓜,摸遍了浑身上下,竟然摸不出一分钱……,这才有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是演义、这是白话、这是说着玩,但到了真事上,天下没有一个人没遇上过难事的,越是英雄豪杰,遇上的难事越多,老天要不把你摔打成个水火不浸、刀枪不入、荣辱生死都不放在眼里的滚刀肉,你也挑不起那个摊子、撑不住那付架。含着金汤匙出生、花天酒地过一生的主儿,想捎带着再成就一番大事业,难;人生想要做大事,从来就是九苦一分甜。
同样是嘬瘪子,同样是被人难堪,大英雄赵匡胤诚心诚意的向看瓜人道了歉,一笑了之;膀大腰圆的大将军韩信更有肚量,不光甘受胯下之辱,还把羞辱自己的无赖称为壮士。屁本事没有的李大将军却利用自己再一次当官的机会,把忠于职守的霸陵尉骗到军中,找个借口给杀了。咦,这叫什么心胸,什么人品,就这点胸怀,还想着封侯……司大史讲李将军第二段逸事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说李广其实也没什么大志向,最高的理想就是能封侯,为了能封侯,又没别的办法,于是就请相面先生王朔喝酒。酒桌上李广说:“从大汉和匈奴开练之后,我没一次不跟着滚的,你看看我手下那些玩意,给我提鞋我都不要,如今一个个都人五人六的封了侯,我见着他们得向他们……。我每次都冲锋在前,没功劳也得有苦劳吧?没苦劳也得有辛劳吧?没辛劳也得有……,您看看我是不是没有封侯的命?我是不是耳朵、鼻子没长对?要不我用刀把它削了去?”王朔是个白话蛋,写本《过把瘾就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类的流氓小说还行,看相的事二五眼……,虽然是二五眼,但为了经常有人请喝酒,二五眼也得充大能耐……;明明是个二五眼,想充能耐怎么充?算命的怎么充能耐不知道?“算命瞎子两头堵”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