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位于剧县东北六十里,溉水和潍水从境内穿行而过,奔流入海。都昌县北部连接勃海莱州湾,这里地势平坦,临海之地是一望无际的滩涂地带,寸草不生,本属于无主的荒芜之地;然而实情并非如此,只见临海的滩涂上被人为划出一块块十丈见方的方格,再用人头大小的石块将边沿团团围住;这样的方格每四个一列,沿着海岸线分布足有十数里之长!这些方格每隔二十个便在旁边建有一间仓库,而在方格以外五百步的位置更是围起一圈栅栏,栅栏内驻扎着数名全副武装的兵士,正用冷冷的目光扫视着外围。可以想见,一旦有外人闯入,等待他的必不会是友善而热情的接待。
这里正是北海郡守陆旭名下的产业,而那些方格则是煮海制盐的盐田。夏朝并没有盐铁专卖制度,但是制盐炼铁却是只有官方允许进行,私人无权进行制盐和炼铁,否则将受到国家的制裁;而官方控制了盐铁的源头后却不禁止私下里买卖,因此实际上官方就是最大的一级批发商,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了产量和市价。然而只要有利润就会有市场,正如太史公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虽然这个时空没有太史公,但道理总是相通的,因此各地私下制盐炼铁的不在少数。尤其到了夏恒帝时期,中央控制力度大幅减退,各地实权官吏各自为政、豪族世家掌握了大量土地和人口,这盐铁官采的制度更是名存实亡。
陆旭正是这样背景下的受益者之一。作为在北海郡经营多年的封疆大吏,又拥有辽阔的海疆,煮海制盐尤为方便,不将这种便利转换为实利才叫不可想象;因此陆家联合北海世家,将整个都昌县,甚至包括下密县的一部分都划为自家制盐的地盘之中。其中都昌县更是重中之重,不但是陆家的制盐产业全数集中在这里,而且也是整个北海私制海盐的囤积地,故此在这里安排了重兵布防,惟恐出了纰漏。
现在盐田内正有无数壮丁忙碌着,有的穿着水靠,手持楼耙,踩在齐腰深的冰冷水中,将首层盐田中的海水用力搅拌;有的负责引放,不断将浓稠的盐液引入结晶池,或是将稀释的盐液放回蒸发池;还有的在滩涂上架着巨鼎,不断将半结晶的盐液倒入鼎中,或者将煮干的盐块收集起来装入麻袋。
这些人都是制盐的盐农,或者干脆一点儿说,就是陆家私豢的家奴;这些人或是犯事的囚徒,或者生活无着的流民中招募而来,在大夏帝国属于没有登记的人口,一切生计全赖陆家给予;一日为盐农,终生不得出路,常年辛苦劳作,还要被士卒看管,动辄皮鞭棍棒加身,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此时一位年届五旬的老者刚刚搅完一池海盐,直起腰来,把楼耙杵在腰上,打算歇口气。然而他望向海面时发现似乎有一点黑色的影子一闪即逝,老者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睁大眼睛努力张望,希望能看出一点端倪。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刺目的阳光反射在海面上形成点点鳞光,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待到视线渐渐清晰,终于看清那些所谓的黑点,明明就是远处驶来的数艘挂着黑帆的战船,分明就是海盗船!那老者登时目瞪口呆,一手指向来船的方向,连腰间的楼耙悄然滑入海中都毫无知觉,嘴里只晓得发出“嗬嗬”的声响。
都昌县沿海都是内海,属于登莱水师的驻地,虽然登莱水师总共也就数十条战船,可这边全是贫瘠的滩涂,虽然盐田不少,可大批海盐抢回去,价贱不说,还不易脱手,又占仓位,因此几乎从没有海盗船会深入青州沿海打劫,故此老者看到在这片海域出现海盗船才会这么吃惊。
这时“海盗船”的旗舰之上,一身黑衣蒙面打扮的许明正立在船头,一边用北海王送给他的‘千里眼’往海岸上观察,一边听取身边副官的汇报。
“都昌沿岸分布盐田共计400余亩(今300亩),陆家占其中近七成,全数集中在都昌县境内。都昌县兵将全县500人的部卒都放在这里布防,不过由于海岸线过长,加上兵卒还有日常调动轮休,因此此地实际防守兵力只有200人,分布在五里长的区域内。”
许明闻言冷笑:“愚不可及。如此长的防线才这么点兵力,对付正规军队能有什么作用?顶多就是防止那些愚民闯入海滩而已!”
汇报的副官心中腹诽:本来就是防防老百姓而已,谁知道会有我们这样的虎狼之师闯入?况且还是从海上而来,那就更加防不胜防了!不过面上当然不会表露出来,反而嘴里称赞:“将军英明!”许明的武职现为横海校尉,按照夏制六品武职勉强也可以称为将军了。
舰船渐近,肉眼已可看到岸上的盐农,奇怪的是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害怕而四散奔逃,仅仅是一群群的聚到仓库边上围成一团,然后再没有多余的行动。既没有去寻求官军的保护,也不逃走,让许明一时也抓不着脑袋。他转过身问身边的副官:“这些盐农怎的都不惊慌逃窜?”
副官也正自疑惑,只有期期艾艾的回道:“或许是震慑于将军的武勇,不敢逃散,怕惹得将军震怒吧?”
许明也就随口一问,盐农的反应并不在他的考量范围内。看看距离差不多了,沉声发令:“打旗号,吩咐全军,准备抢滩!”
随着旗舰上的旗号挥舞,一行七艘走舸、十余艘走马渐渐形成横列的阵型。与走舸在近海下锚停船,士卒纷纷往登陆舟上转乘不同,略小一些的赤马舰由于是平底船,根本不用减速,就这么直直地便往海滩上冲来!
许明这次带来了胶州水营几乎全部的舰船和人员,这些原来的海贼、渔民对于操舟驾船的能力自不必说,便是这种抢滩登陆也是熟练无比!盖因海贼与抢劫海船的海盗不同,他们的主要劫掠对象就是沿海的村庄,因此抢滩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仅仅过了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三百水营将士已经在滩涂上列好了阵势,并且主动往栅栏防线靠近。
一开始由于防线的位置远离海滩,驻守的都昌官兵根本就没发现海上的异常。等到觉察出情况不对时,才有领头的将官赶紧鸣号,一边乱哄哄的集结队伍,一边努力想排出阵型前压。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战争必须依靠阵型,一拥而上是行不通的;盖因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不发达,想要指挥士卒只靠声音又传不远,因此队伍的前进后退全靠旗号指挥。而旗号的针对对象并非单独的士卒,而是一个团队,这数个团队的集合体才汇成一个‘阵型’。所以可以想见,如果失了阵型,就相当于失去指挥,而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伤亡最多的并不是在两阵相接、直接对抗时产生,而是在一方溃坏了阵型,溃逃之时被追击方从身后大肆砍杀,才是一场战争出现主要伤亡的时期。综上所述,可知在一场局部战役之中,阵型是多么重要。
然而许明的队伍却不紧不慢地往前迈步,,在步步逼近到两百步的位置便停下了脚步,好整以暇地看着都昌县兵排兵列阵。等到对面的县兵好容易列好了阵型,在鼓点下开始往这边小跑到不足一百步时,许明才冷冷一挥手,只见前排刀盾兵突然散开,露出身后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两列——弩兵!
没错,为了这次行动,赵旻把所有的强弩都调派给了许明,连自己亲卫都没剩下几把!好在掌管物资的是亲舅舅夏侯杰,要不还真不知道如何向人解释这么多大杀器的去向。
弩兵排成两排,前排半蹲,后排直立,将寒光闪闪的箭头对准了对面跑来的都昌兵,随着一声令下,只听一阵“嗡嗡”的弦响,上百只利箭扑向数十步外的都昌兵!此时都昌兵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奋勇向前才有可能博一条生路,于是在为首将官的号令下,不到两百的县兵开始加速奔跑,而站在前排的兵士却只有绝望的望向扑面而来的利箭!
与弓箭的覆盖性射击不同,弩箭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直线杀伤,因此最悲惨的莫过于正面面对弩箭的士卒。再加上这些县兵大多都是枪兵,除了身上薄薄的两档铠几乎再没有能够阻挡弩箭的存在,因此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在劲飞的弩箭与县兵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时就倒下了五六十人,场间只剩下利箭穿透肌体的撕裂声,以及中箭士卒的惨号!
都昌将官此时已顾不得去管倒下的士卒是死是活,他怒瞪着双目,透出丝丝血红,眼中只有着对面的黑衣蒙面军队,招呼还能站立的袍泽,挥舞手中的长枪,往前继续迈步狂奔!此时距离对手只有不到五十步,敌人似乎近在咫尺,只需要再稍稍努力一下,就能用手中的利刃刺入敌人的身躯,用鲜血来为身后中箭翻滚、生死不知的兄弟报仇雪恨!
然而现实往往是如此叫人绝望!对面的两排弩兵在发射完毕后迅速往两侧散开,后退重新上弦,露出身后的——另外两排弩兵!是的,还是弩兵!寒光闪烁的箭尖仿佛在告诉敌人,刚刚的惨烈,仅仅只是残酷的开始!
赵旻在复甑山寨截获了陆旭送给许独目——呃,就是现在的许明两百把弩机,后来剿灭了准备围捕他的北海死士和郡兵,又缴获了数十把;加上后来零零散散购买和修复损坏的,赵旻手下总共有弩机三百多点,而为了让许明袭击盐场的顺利,给他配备了整整三百把!也就是说整个胶州水营几乎人手一把一石强弩,这样的数量面对不足200人的都昌兵,怎能不让人绝望!
剩下的结局毫无意外,两轮弩箭洗礼后还能站立的都昌兵不足三十人,阵亡者包括都昌的带队将官,幸存者面对三百全副武装的黑衣“海盗”已毫无再战之心。许明对于这样一面倒的屠戮也有些意兴阑珊,剩下的士卒停止了射击,换上刀盾和长枪上前清剿残敌;而都昌兵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懒得做,纷纷缴械投降,被黑衣兵拿绳子绑成一团。
解决了武力威胁,剩下要做的就是毁掉盐场。许明的做法是从海水中挖沟引入盐田,然后将仓库中所有的存盐一股脑的统统扔回灌满了海水的盐田中去。让人意外的是先前的盐农在见到都昌兵战败后不但不逃,反而畏畏缩缩地凑上前来,其中一名年龄较大的长者壮起胆子走到许明身边问道:“这位好汉爷,如果我们帮你毁田,你能把我们都带走吗?”
许明转眼看看露出一副哀求表情的长者,心下颇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即墨的开发需要人手,这些壮劳力如果真能带回去对屯田也是不小的补充;不过此时毕竟干的是隐秘的大事,不宜节外生枝,因此在略微犹豫后还是摇头拒绝了老者的提议。
一个时辰后,许明一声令下,三百健卒纷纷离岸登船,扬帆出海,只留下布满海滩的狼藉,在夕阳下述说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