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阴阳神衍极速运转,命运、定数、变数、因果、气运交织纠缠……
逍遥周身流转的气机越发玄奥,竟显现出阴阳无极之象。渐渐无极生太极,太极化八卦,无数阳爻阴爻飞舞。
而且不止一幅八卦图,而是先天、中天、后天三幅八卦图,命运丝线混乱如麻,交织如网。
以逍遥如今的境界,阴阳神衍都不能满足,竟然还要借助伏羲的八卦神算,当知此次逍遥所谋之大。
普通人看到逍遥周身景象自然没什么感觉,但要是道行不足之人看这丝网一眼,便足以法力躁动,气血逆行,爆体而亡。
如果境界够了,但却不精于推演之道。必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最终耗尽心神,魂念枯竭而亡。
是故,逍遥早已开启大殿阵禁,不许任何人闯入,也不容丝毫差错。
终于,逍遥推演渐臻完善圆满,聚北冥无数气运为笔,在阴阳八卦丝网中点抹勾画。
随着逍遥的动作,一些命运丝线被抹去,一些命运丝线被添加,一些命运节点被解,一些命运节点相结。
阴阳八卦丝网渐变,最后竟然形成一颗太极球,被逍遥一掌推入天地之间,消散无形。
太极球虽然消散无形,却非做了无用功,冥冥中的天道轨迹被碰撞推动。随即,天数大变。
天道有变,无数大神通者、圣人有感,纷纷感应天道变化,演算对自己有何利弊影响。
就连三十三天之外,紫霄宫中的鸿钧道祖也被惊动。似是有三千大道演化、一元法则穿梭,混混沌沌的眼眸直直看向北冥逍遥岛。
往昔的逍遥岛气运深厚绵长,其中无尽强者气息蛰伏,无数修士欣欣向荣。此时竟有几分萧瑟之感,绵长气运荡然无存。
若非还有逍遥亲身坐镇,只怕逍遥岛此时已经劫数降临,灾难爆发,破败于旦夕之间了。
鸿钧虽然目光在看逍遥岛,但元神意念早已融入天道之中,感知天数命运变化。
半晌,鸿钧喃喃叹道:“以北冥无尽气运换取一个证道之机,果真是有大勇气、大魄力之人。”
自从冥河、镇元子和太一证道成圣之后。天道对至圣与圣人之间的境界屏障进一步加固,自此再无证道之人。
就是这一层薄如窗纱,看似一捅就破的屏障,生生困住了无数大神通者,死活迈不出那半步。
任你天资纵横,任你才情惊世,百般尝试,在这宛如天堑般的桎梏面前也得绝望。
像白母这般的无上大能自然是在太一之前功成的,而且是在混沌中突破。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返回天地。
但凡错过时机,落到太一证道之后的,也只能徒叹时也,命也!
因道途无望,不甘一搏而身死道消者,多不胜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啊!
逍遥能想到以气运换证道之机,其他大神通者想不到吗?
当然不是,很早就有大神通者想到了,并付诸实践。历经数十万的时间纵横捭阖,聚拢了不弱的气运。
但却在换取的那一瞬间,因为一身气运尽去而天人五衰、心魔劫、人祸同时降临,死得很惨烈。
逍遥能够成功,自然是因为逍遥比其境界更高,看得更远、更全、更清晰。
推动天道轨迹前的种种铺垫,触动命数瞬间成千上万次的较量斗争,以后隐藏更深的后续布局,无一不蕴含着大智慧。
可不只是鸿钧所说的大勇气、大魄力而已,而且逍遥真的只是换取一个证道之机吗?
鸿钧感叹同时,缓缓一指点入虚空,大道法则尽敛其中。顿时天数再变,更加复杂难明。
远在北冥府中的逍遥自然清晰地感受到了天道的变化,不再完全如自己布局推演的一般。却无动于衷,只是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种较量就像对弈一样,你落了一子,自然也要让别人落一子,哪有你连续落子的道理?
待天数演变完毕,重新稳定下来。无数感应天道变化的大神通者顿时喜出望外,一道道蛰伏的气机冲天而起,搅动风云。
这是为何?却是在证道天堑形成之后,竟然又有一次证道之机落于人间界之中,这让已渐心生绝望的他们如何能不心情激动。
不过这些大神通者哪一个不是活了无数元会的老狐狸,所谓人老成精。他们可不会像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一样,急急忙忙地草率行动。
而且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所有那些‘胆大的’、‘勇猛精进的’、‘义无反顾的’,全都消逝在证道路途上了。
什么名声、荣辱、身份、神话传说,全都是虚的、假的。唯有活着才是真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这些大神通者哪一次行动不是谋定而后动,所以他们还活着,还可以蛰伏万载静静等待机会。
而那些消逝在证道路途上的人却再也没有机会了,就算他们留下了威名、后人钦羡的传说又如此?
无数大神通者依旧在推算谋划,看这一次到底是真真切切的证道之机,还是缥缈不可得的虚无梦幻。
毕竟这次证道之机是北冥那一位用无尽气运换取来的。
他们可不相信那一位是什么大善人,会大发慈悲、或怜悯他们在道途中苦苦挣扎而赐予他们机缘。
也许这是一次陷阱的可能性更大,布下泼天大局、惊世阴谋,就等着他们跳进去,来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是,随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应天道、推算演化。发现这真的是一次证道之机的时候,惊疑不定的同时,也是内心激动难抑。
而这正是逍遥的高明之处,他只是换取一次证道之机。并没有确定是给谁的证道之机,谁都可以去争去夺。
和逍遥一比,此前那些不甘一搏,千方百计地尝试的大神通者,只为自己换取证道之机的做法便在不知不觉中落了下乘。
而引得无数大神通者入局之后,又可以借助他们本身的气运、智慧、机缘,在搅乱天地的同时再次与天博弈。
而与天博弈的胜负如何,博弈过程中又能得到什么,那就各凭手段了。
如此布局天下,可谓深得天地为棋,苍生做子的神髓,不得不令人赞叹。
而那些入局的大神通者,能否在博弈的过程中得利,跳出棋盘,摆脱棋子的身份,成为执棋者。
这个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谋划是否得当,眼界是否够高,能否看破棋局,以及他们的造化了。
就在大多数大神通者还在惊疑观望的时候,也有一些沉不住气的人,抱着先下手为强、抢占先机的心思投身人间界了。
于是,在逍遥的推动之下,一场以人间界为舞台、战场的风云大争之世拉开了帷幕。
乱世?盛世?大争之世!
随着诸多大神通者投身人间界,或是转世投胎、或是借体托生、或是借尸还魂。
甚至是更狠辣的夺舍,各方雄主、英才、奸枭粉墨登场,波澜壮阔的春秋史诗就此展开。
先有郑国‘姬寤生’,少年继位,励精图治。平定亲弟叛乱以稳固君权,随后结盟齐鲁假命伐宋。
后来更是两度击败诸侯联军,其中一次更是以周天子为首,致使周王室威信扫地。
就连齐国也跟着空前强盛的郑国东征西讨,御燕、侵陈、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战绩显赫。
而这姬寤生正是郑庄公,四方是维,被称为“春秋小霸”。
紧随其后的便是齐国姜姓吕氏公子‘小白’,早年与‘鲍叔牙’流亡莒国。后生受‘管仲’一箭假死,快公子‘纠’一步回国继位。
又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强军富民,一生九盟诸侯,三平晋乱,平复卫国,北击山戎、离枝、孤竹,南伐楚国。
而这公子小白正是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而齐国最功高者,莫过于强齐图霸,辅佐桓公九合诸侯的姬姓管氏‘夷吾’。与鲍叔牙相交知己,经其举荐而拜齐相。
大刀阔斧地改革政治、军事,经世济民,设官妓纳税以充盈国库。楚国购鹿、金龟换粮、衡山之谋、石壁谋与菁茅谋更是让人叹服。
而这管夷吾正是一代能臣贤相管仲,编纂《管子》,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
在齐桓公后期,又有宋国‘子兹甫’以仁义闻名天下,继位后励精图治,曾有东宫图治和让国之美的佳话。
因平定齐国内乱,完成齐桓公嘱托,拥立公子‘昭’为齐孝公而声名鹊起。
雄心勃勃的子兹甫举行诸侯会盟,欲继承齐桓公霸业。一度与楚国争霸,有霸主之名,而无霸主之实。
而这子兹甫正是宋襄公,仁义治国,谓之春秋大义。
而在齐桓公称霸时期,又有一位陈国妫姓公主名满天下。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而称为“桃花夫人”。
时有蔡哀侯觊觎桃花夫人美色,引发息、蔡、楚三国争战,最终导致蔡侯被楚王所俘,息国亦被楚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