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〇五〇(1 / 1)

方惠何其敏感,怎么会感受不到身后那道灼热的视线?但她却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往前走着,一边看看街上的风景、人和事。

方惠走得慢,她没什么事,回去也是一个人,晚上没有消遣时间的活动。一个人住她甚至连饭也不做了,一个是不会,其二也是因为没有心思做。看了看路边,小饭店也不多。

沙海市的经济一直发展的挺好,因为是沿海城市,早在民国政府时期,就已经很繁华了。之后新中国成立,那些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奢华*享乐的东西通通被禁止打倒,禁了一股风潮,不准搞太多花样,所以社会风气逐渐又质朴了起来,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国性的战争打了那么多年,致使经济倒退,建国之初几年算是恢复期,修养生息。这几年,政府就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总方针,开始探索发展起来。

方惠回头瞧了瞧傅时禹,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傅时禹问,几步走上前和她并排而行。

方惠眯了眯,抬抬头看他:“傅时禹,你晚上在哪里吃饭的?”

傅时禹以为她是饿了,立刻说:“心心饿了?我们回家吃饭。”

方惠没解释,定定说:“我不会做饭。”

傅时禹笑了,“我做给你吃。”

方惠心中这才满意了。

步行到石门咀,速度不快的话,大概要花半个小时,石门咀这边是老繁华区,快要转弯进巷的时候,方惠无意间看见一面青灰色墙面上用白油漆刷了一排大大标语。

她瞅了两眼,上面写的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一条积极向上的标语,一看就知道是鼓励劳动人民努力积极劳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惠却眼见地皱了皱眉。

忽然,她脑袋中一下子跳出“□□”三个字。

上过历史课的人都知道□□是左顷冒进的产物,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前进道路上一次错误的指导方针,就是因为这次错误的指导方针,引发了后面一系列问题,使得当时的经济不进反退。

因为它忽略了当时客观的经济规律,盲目提高经济投入,□□运动在建设上盲目无脑地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诸如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等口号,致使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积累率突然猛增,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以后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方惠心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她不自觉扯了扯傅时禹的衣袖,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傅时禹,你看今年沙海市是不是突然多了很多钢铁厂,养猪场之类的?”

傅时禹奇怪她怎么会关心这些,想了想回答说:“嗯,这些都是根据政府的指导来的,确实兴起了一股办厂之风。”

果然么……方惠心中无奈。

“按照这种发展投入的速度,是不是有些过快了?经济投入是不是有些大了?”

傅时禹沉吟了会儿,说:“冒进不冒进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人民群众的势气很高昂,精神满满。”

“你的意思是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模式?”方惠微微抬首,说道。

傅时禹却募地呵呵笑出来,说道:“心心,话不是这么讲的,我们只能说,政府把人群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得很好,这是个好现象。”

“所以你们认为照这么发展下去是正确的?”方惠继续问。

傅时禹有些莫名其妙,看了方惠一会儿,才说:“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心心?”

方惠却抿着嘴唇,垂下脑袋不说话了,心里却叹了无数口气。

她又管不了,她能怎么办啊?

傅时禹却也无奈极了,小姑娘的脾气说来就来,小性子说使就使,没办法,他只有先不着痕迹地服了软,伸手揉了揉方惠的脑袋,跟着哄她道:“好了好了,你说不对就不对,我少有关注这些事不太懂,你有什么想法回去慢慢说给我听好不好?嗯?我们先回去,我先煮饭给你吃。”

他的声音压的低低的,哄孩子般的缱绻语气,嗓音特别有磁性很好听、迷人,叫方惠的耳蜗里痒痒的。

不过听这内容,一脑门子的黑线。

方惠跟着傅时禹去了他住的三楼,看了看,果然距离自己那间屋子很近。

家里有些肉菜和青菜,傅时禹让方惠坐着,自己动手处理食材。说实话,这边是远远没有红菱路那边的房子住得方便的,单就是没有独立的厨房这点就不好,有些施展不开,但傅时禹看上去却还好,动作利索。

方惠抱着胳膊靠在墙上看他,傅时禹毫不受影响,在砧板上切菜切的咚咚响,觉得无聊了她就去傅时禹的书桌看看书。

傅时禹做了两个菜一个汤,用的时间不长,很快就上桌了,米饭也蒸得不软不硬刚刚好,方惠不挑,吃的认真。

突然就想起起来买东西要票据的事,方惠用筷子轻轻点了点碗,说:“现在买东西不方便了,外面吃饭也不方便了,什么都要票。”

傅时禹抬抬眼皮,给她夹了一筷子菜,道:“不要紧,你如果缺什么跟我说,我有票给你买。”

方惠摇摇头,“我暂时还没什么需要的,而且我能在外汇商店里买,也不需要票据的。”

傅时禹笑了笑,没再说话。

方惠问起了别的事,“你在哪里工作。”

“科研院所,分属于其中的一个小组。”

“你很厉害。”方惠诚心赞道。

“忠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忠诚于自己的国家而已,谈不上什么厉害。”傅时禹淡淡道。

方惠挑挑眉,不置可否。

吃完饭,方惠没有在傅时禹这边逗留多久,回了自己的房间。

周五下午,方惠有空,特地坐了辆小巴车去了一个沙海市下面的小县城。

她看了这几天的报纸,发展很多关于提高经济投入的激进新闻。

青桐县有个公社新建的的大型养猪场,最近扩建,养了一千头猪,有记者去采访还登了报纸。

方惠刚好有空,就特意过来看看,养猪场的同志非常热情,得知方惠是看了报纸来参观的,咧着嘴角,领着她一路看过去,一路上都夸夸其谈,说的眉飞色舞。

管理的人先带着方惠去看新扩建的猪圈,一整排下来,每个圈里都是十几头猪仔,一看人来都哧哼哧哼地叫着。

那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你看这些猪仔多壮实,再喂上几个月就能出笼了,保管都是个顶个的大肥猪!今年的产量很定能翻几倍,超额完成目标!”

“养这么多猪仔能伺候得过来吗?这畜牲多了容易出病,卫生问题你们也得多注意些。”

尽管方惠已经说的很温柔了,但是那管理人似乎听了还是有些不乐意,面上露出丝不屑一顾,用满是骄傲的语气说:“你们这些同志很不用操心了,这些问题我们厂里自然有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来解决。”

方惠不便跟他们争吵,就不再说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在附近转了几圈之后,四点多的时候返回了沙海市。

与其说方惠是去观察他们办的厂,倒不如说是去看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来的贴切。

结果当然是,一股超乎想象的热风潮,每个人都是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好像大家正在做的事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一样。166阅读网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