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缘来难却 > 正文 第八章 劳燕分飞

正文 第八章 劳燕分飞(1 / 1)

白贾氏盼来的不是三娃的《永绝休书》,而是从未听过的《放妻协议》: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互不耽搁。愿妻分离之后,重梳婵鬓,另择高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立字人:白永和

在这之前,白贾氏已经给白鹤年吹过风。白鹤年以为妇人之见,说说而已,没想到她竟真的给做出来了。白鹤年没想到事情能恶化到弓断弦绝的地步。他拿着《放妻协议》,手不由得打战,只扫了一眼,就再也看不下去。他冲着白贾氏大发雷霆:“纵然爱丹有失检点之处,也不像你说的那样面目可憎,非到让三娃放妻的程度。放妻,还不是休妻?不过是糊了一层牛皮的灯笼,照里不照外,能糊弄了人?再说啦,这休妻之事,事关重大,被休的败兴,休人的也不体面,是两败俱伤的丑事。这么大的事也不和我商量,擅做主张,眼里还有我这个当家人没有?啊?”

说罢,目光在金戒指扫了一眼,用手在上面拭了拭;拿起水烟壶,想吸却未吸。忽听“咣当”一声,水烟壶重重摔在地上,水呀,烟呀,灰呀,洒下一地,一片狼藉。

白贾氏见状,老大的不自在,一声没吭,弯着身子去拾水烟壶。收拾好了,倒进水,装上烟丝,双手递给白鹤年。白鹤年连看也没看。白贾氏再递,白鹤年才勉强接了过来。白贾氏吹着香头,就往烟锅上点。白鹤年边吸烟边发火,气头子大,烟雾也冲,平日的袅袅青烟,成了呼呼直冒的狼烟。烟雾顺着窑顶回旋着,缭绕着。白鹤年只管狠狠地吸,“噗噗”地吐,白贾氏只管一锅接一锅地装着烟丝,任白鹤年吹胡子瞪眼睛,白贾氏只是不吭声,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等到白鹤年把窝在肚子里的话道尽,火气衰了时,白贾氏才慢条斯理地开了腔:“事情不在你头上,体谅不到我的难处。家里事你从不过问,里里外外我一人照料,恶人的事是我的,为人的事是你的。就说这个爱丹,迟早不能留。留下她,你还要不要二娃当家了?留下她,连一男半女也不给三娃生,你就眼睁着让三娃绝后?留下她,眼里没我这个奶奶,我惹不起还怕不起?只好卷铺盖出门,寻我的方便去。是的,没有你的上方宝剑,我是先斩后奏了,因我在气头上,一时情急,有失考虑,这是为妻的不是,要杀要剐,任凭处置。”

说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扑簌簌落了下来。

白鹤年见状,心里软了几分。本想扶她起来,又想起白贾氏平日作威作福的样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仍旧绷着脸,连着吸了几锅水烟,看着袅袅青烟想开了心思。

要是就那么几条捕风捉影的事,白鹤年也不会在意。就连爱丹不生育的事,他也并没有放到心上去。他早给白贾氏说过,过门六年,把三娃放出去五年半,人家娃独身一人,和谁生娃去?要让母鸡下蛋孵鸡,还得有个公鸡伴着。不过,一想到自己年届花甲,精力欠佳,大娃不中用,三娃喜功名,只有二娃可以撑起这个摊子,迟早要交到他手里,护爱丹的心就淡了,保二娃的心却重了。二娃品行不端,也只是一时糊涂,情有可原。可是,一旦二娃主了家事,大权独揽,目中无人,再行非礼谁能管得了?如三娃高中回来,知道了这事,岂能轻饶了二娃?那时,白家还不乱成一团麻!一旦闹腾起来,老的丢人,小的败兴,在永和关还怎样做人?看来,白贾氏虽说强词夺理,但也不无道理。爱丹人长得过于标致,人标致了就容易惹是生非。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命,三娃没这个福气,爱丹更没有这个福气。放了她,让她一走了之,也算三娃想得周全。想到这里,白鹤年紧绷的脸渐渐松弛了。对白贾氏说:“起来吧。事情已然做出来,除了叫人心寒,还能有甚法子?谁屙下的屎谁收拾,就依你的意思办吧。这个面子给足你了吧,嗯?不过,话说回来,你可亏了人家爱丹。只因人心不公,才有斗满秤平。你掂量去吧。”

白贾氏擦了泪,心里十分不痛快,哟,看当家的把我比成什么人了?可是,历来成大事者,哪个不忍辱负重?想到这里,倒也不通自通,就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不过我要告诉你,把人家娃赶出门,拔掉你眼中的钉子,你心里是痛快了,三娃和爱丹却落下心病,他们能不埋怨你一辈子?家和日子旺,争斗惹是非。你就等着瞧吧,以后有你的好戏看哩!不要看平时娇惯你,我心里甚不清楚?要不是为了二娃,我绝不会容忍你!”

白贾氏见男人依了她,并没有和她撕破脸皮大闹,知道这一刀捅到当家的的软肋。亲不过的婆姨汉,胳膊肘只能往里弯。这才松了口气。人一站起,泪收了,话也顺溜了,脸上现出浅浅的愧意:“谢过老爷不罚之恩。”她犹豫了片刻,看着白鹤年的脸色说:“您看这事怎样处置才好?”

白鹤年说:“主意是你出的,你看着办吧。可好,十月初十是老佛爷慈禧太后的寿辰,官府催着进贡,我又得去送趟贡枣,这一走得费些日子。”

说起贡枣,白贾氏知道,这可是朝廷指定的贡品,不敢耽搁。她虽是陕西那边的人,那边也出红枣,可是,自小就听说永和县的红枣多,多得走遍全县走不出枣林子;红枣好,好得叫人吃了还想,想了又吃。就在永和关下首几十里的黄河边,有个叫尉家洼的村庄,户不过百门,枣树却有上万亩。那里的枣子不仅多,而且好得出奇。个大溜圆,肉厚汁甜,核小精黏,外头像涂上油似的光亮,内瓤如蜂蜜般的金黄,掰开,缕缕细丝,拉扯不断。最令人出奇的是,这里的红枣没有虫子,是延年益寿的上等补品。故白贾氏自嫁到永和关,每日早晨吃三颗大枣、两颗核桃是铁定不变的习惯,数十年下来,直养得面润色艳,吉健十分。她逢人就说,这是沾了尉家洼贡枣的光。

那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避八国联军之乱逃来山西,沿汾河一路南下,就尝过此枣,并大为赞赏。还留了句“南枣北枣,甜不过尉家洼的贡枣”的话。这一下,永和县的红枣名气更大了。每逢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寿辰,山西抚台都点名要尉家洼贡枣。因为白家离尉家洼不远,且又是县里第一大商家,做事可靠,知县衙门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白家办理。白家不敢怠慢,年复一年地精选上好大枣,年复一年地由白老太爷亲自押送至太原府,再由巡抚衙门着人送至京城。

白贾氏想到这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黄河两岸,有谁家能亲送贡品?只有白家。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她本来想请白鹤年亲自出山,把爱丹的事摆平,即使落骂名,还有个垫背的,看来是不可能了。尽管心里骂这老滑头又溜之大吉,可是嘴里不得不连连应承。

白鹤年虽然脱了身,但对白贾氏放心不下。此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想了想,又嘱咐道;“得容人处且容人,该让着人家的,就让着些。更何况两家守着一个渡口,岸上不见水上见,以后打交道的日子多着哩。千万不要闹得鸡飞狗咬鸭子叫,让满天下人都看笑话,到那时,你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白贾氏心想,这些道理我还不懂得,主意是我拿的,尺寸当然能把握得住。马蜂窝虽然可怕,总得有人去捅。便说:“就听您的。好好赖赖就这一回,以后里外不是人的事,您就是想让我管,我也不会沾边。”

最新小说: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女同事的秘密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挂名皇后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日常系影视世界 随身带着个世界 死神之剑舞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