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赞成这种做法:“一国能不能昌盛,在于百姓的整体素质是否有提高。普通百姓如也能明事理,那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试试。”王相也是赞同的,赵相道:“可以试试,但得在朝廷的监督下办学,学堂的师资,要做备案,学堂开设的课程要报备主管的礼部,朝廷也要定期对学堂进行抽查。”
皇上见多数是支持的,和他当初的想法一样,道“这是老三仲勋的提议,他喜欢诗书。也希望更多的百姓有机会受到教育。大家赞同的多,那我就让老三去着手操心这事,这是他第一次领取差事。
大家都说三皇子人心良善。这是一个受益于民的提议,很好。”事情议毕,大家起身离去。
孙相离开后,到相府衙门,他心里是认可这件事的,刚才是反对是不知道这提议是谁,这虽不是什么大事,但却是好事,一个可以得百姓人心的好事。也是一个可以获人才的好事。还是一个教化人心的好事。这若是太子的提议就好了,可惜是三爷提的,那个一天只看诗书的人,提了这么件事。以往皇上有意让他领事。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这次真的是喜欢诗书,而希望天下百姓多些读书人吗?
其他几位也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每个人心里都是千思百转。赵相很欣喜,三爷是他的外孙,这么多年来,他很希望三爷别呆在诗书里,而是到世事中去磨练自己,只是贤妃娘娘不让他伸手三爷的事。
因为自己妻子的缘故,贤妃很多年没有和他说话,后来进宫后,就更是不愿意和他多说一句,偶尔见到面。也只是简单的客套两句,从来不跟他说任何心里话。赵相府若是还有谁能和贤妃说上话,那可能只有儿子赵衡了,赵相要想知道贤妃的情况,只有去问赵衡才能知道。
今天听到皇上说这个提议是三爷提的,让他心里多惊喜。不管老三未来做什么,走到那一步,今天这一步都是很妙的。他日,若是自己去争那个位置,有自己的人所用,若不去争那个位置。这些都是保他的资源。真不愧是自己的外孙。有谋有略。
王相至从大相国寺回来后,一直在暗中看几位皇子的表现。太子虽然已是储君。可是性子太多疑,做事太小气,不见得能成气候。就算有孙相力挺,胜算也不大,一个人的心胸气度在那里,做出来的事,说出来的话,就会差上几分。
老四看着很张扬,可是谋略上还是差几分。这些天李贵妃在给四爷选王妃,王相一直在想,慧明大师指的那人究竟是谁。四爷的正妃据说是娄尚书的女儿,那大师说的人就不是四爷。
今天看出老三的提议,看来多半是三爷了。平时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三爷,怕是早就有谋划,只大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