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长平风云 > 第四十六章 秦赵易地

第四十六章 秦赵易地(1 / 1)

公元前270年,周王郝四十五年。

秦取齐刚、寿二邑。

秦以赵故地蔺、离石、祁与赵换焦、黎(浚县)、牛狐之地,赵许之。及赵国接收秦国交出之地后却毁约而不予秦地,秦怒,明年伐赵。

赵不予秦应得之地,秦昭襄王怒,令公子缯至赵请其按约交割土地。赵惠文王不见秦使,仅令郑朱代其回答公子缯道:“那个蔺、离石、祁的土地距离邯郸极其遥远,但它们却距离大国很近。以前,敝邑赖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有之。现在寡人不及先君贤明,连保住社稷都很难做到,哪里还能收回蔺、离石,祁呢?寡人有些胡作非为的大臣,确实答应了大国易地要求,但这事寡人当初是不知道的。因此公欲求前约所应之地,请找他们实现吧。”卒背秦而不还秦地。

虽然不清楚焦与牛狐的所在,但根据黎邑及秦国的战略构想可大致推测出此次秦、赵易后秦国的大致势力范围。即为咸阳-崤函-洛阳-焦作-新乡-菏泽-泰安一线皆归秦国所有,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韩、魏、赵、周、卫、鲁、齐等国的城邑,但这些都无足以动摇秦国腰斩山东各国的战略态势。在这些国家不敢出头直接对抗秦国的情况下,这中间的他国城邑必为秦国所控制。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说一下个人对赵惠文王当政期间内政外交的看法。

自赵武灵王游戏似的将十岁儿童扶上王位后,赵国内部各派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有名分的无实权、有实权的无名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忠臣所忠于的应该是国家及其的代表王权,所以赵武灵王只得被压制。否则只要赵武灵王想重新拿回王权,那他实际身份就成了叛贼。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这或许才是废黜赵惠文王的举动由公子章实际动手,而赵武灵王在旁坐观成败的真实原因。因此赵武灵王游戏之作带给赵国的只有巨大的政治危机!赵武灵王被饿死之后,危机并未终止。赵惠文王因此却背上了弑父不孝的恶名,跟随赵武灵王的大量人才外流,进一步削弱了赵国国力,索性在所谓的李兑专权时期,秦国向齐国提议先瓜分赵国的建议遭到了齐国的拒绝,否则后果难以想象。李兑死后,赵惠文王召回流失在各国的人才,如廉颇、乐毅、赵奢、庞煖等人陆陆续续回归。但是,此后赵国恐怕存在严重的内部争斗,联络五国伐齐时期的赵国著名将领韩徐为突然销声匿迹了。廉颇、赵奢等人如果不是遇到赵国实在无人可用,恐怕也不会动用他们。史记为乐毅单独立一传,但细看内容恐怕仅仅是为了记录那篇伪文,太史公实在抹不开情面才稍稍加了些乐毅事迹。自乐毅归赵至其去世的一大段时间中,本传中竟然毫无记载。恐怕这不是太史公忘记了,而是乐毅此后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业绩言论可供记载。

赵惠文王当政时期,赵国群臣普遍缺乏担当,以致于需要蔺相如这种屡屡靠以颈血溅人身的外交流氓来撑场面。这也导致赵国在大政方针上极具随意性,此次赖地就可清晰的看出。如果说赵国已经清楚的看见了秦国要腰斩山东各国的战略构想而为了制止秦国的这一战略态势,赵国不得不直接与秦国对抗的话,赵国顺便占些小便宜便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赵国在确定秦国的战略构想后,实际政治动向是摇摆不定的:先欲换地,后有赖账,赖账之后,却又未作应对。连秦国打来之后将领选派都无法抉择。

齐国复国之后,各国都先后主动与齐国改善关系。就赵国扭住齐国不放,连年攻齐,以致齐国对赵国始终戒备森严。要是这样也行,至少失陷于秦国的土地可以从齐国找补回来。但是赵国又开始谋求与齐国的和好了,以致燕、赵关系急剧恶化,使得赵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始终显得特别的紧张,何苦嘛。

另外自此开始,文献中开始出现大量关于范雎言行的记载,其主要内容为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使秦昭襄王得以驱逐四贵掌权及报仇报恩的故事,本来在最初的计划中是准备拿过来的,但细读之下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无法修改的符合本书精神的内容,故其事迹多弃之不用。其原因将于本书最后一章中加以说明。

最新小说: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公主万福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