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3年,周王郝三十二年。
蜀地已平,齐国已破,秦国见魏国大肆吞并宋地,不满。秦昭襄王到楚国,与楚顷襄王会于鄢。秦国胁迫韩国与之一起出兵进攻魏国。
秦将伐魏。魏昭王听说此事之后,连夜前去见孟尝君,并将此事告诉了薛文。
魏昭王道:“秦国马上就要来进攻我国了,君为寡人出个主意,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薛文道:“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魏昭王道:“寡人希望君能为寡人走一趟。”
薛文道:“敬诺!”
魏昭王以诸侯之礼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车的仪仗,使其外出求援。孟尝君到了赵国后,向赵惠文王求援道:“希望大王能借兵予文,以救魏国。”
赵惠文王道:“寡人不能。”
孟尝君道:“文之所以壮着胆子来向大王借兵,也有为了大王着想之意。”
赵惠文王道:“可以说说原因吗?”
孟尝君道:“要说赵国的实力,其实并不比魏国强多少;而魏国的战力,也并不比赵国弱多少。那为什么赵国年年太平无事,而魏国却连年饱受兵灾呢?这是因为魏国为赵国挡住了西边秦国的入侵。现在魏国实力大损,再也不能支应秦国的进攻了,如果赵国不愿意去救援魏国,那么魏国就只有与秦国歃血结盟了。这样赵国就与秦国势力全面接壤了,那时候就轮到赵国连年招受损失了。为避免此情现于赵国,文因敢来请大王借兵。此即为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之处也。”赵惠文王许诺,为此赵兵十万、车三百乘以救魏国。
前两年秦、赵会与中阳,有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条约说: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现在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昭襄王不悦,使人责备赵惠文王道:“之前秦赵两国盟约说:‘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现在秦王欲攻魏,而大王却想要去救它,这是违背当初的条约啊。”赵惠文王以此言告诉平原君,平原君又将之告诉给了公孙龙。公孙龙建议道:“我们也可以派使者前往秦国如此责备秦王:‘赵国现在想要帮助魏国,但秦王却不愿履行约定来帮助赵国,这就是背叛条约’。”
薛文在赵之时,秦、韩大军驻扎在林地(中牟县),联军组织了七次进攻魏国,五次攻入梁囿,尽拔魏国边城,堕文台,焚垂都,伐林木,尽麋鹿,之后又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并派兵肆掠大梁以北,下安城(原阳县)。孟尝君借到赵军之后又北上见燕昭王。而秦昭襄王再次与楚顷襄王相会于秦地穰。
孟尝君对燕昭王道;“不久之前贵国公子常(姬姓、燕氏、名常)到魏代表大王与魏王结为盟友。现在秦国正在进攻魏国,希望大王能履行承诺派兵救援魏国。”
燕昭王道:“非是寡人愿意毁诺,实在是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哪来的粮食去支援行军啊?”
孟尝君道:“即便是咬牙坚持跋涉数千里去救人,对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大王想想现在的魏王出国门就能望见敌军,他即使想要远行数千里去助人,能办得到吗?”
燕昭王稍有意动,尚未许借兵。孟尝君继续说道:“臣已将有利于大王的计策献于大王了,大王如果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只是天下恐怕就将有大变了。”
燕昭王问道:“大变可得闻乎?”
孟尝君道:“秦国攻打魏国,魏国现在尚未屈服。不过魏王游玩观赏风景的高台已经被焚毁了,宴乐田猎的园林已经被攻占了。既然燕国不去救援魏国,想来离魏王屈服不远矣。彼时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军必退。秦军离开魏国后,想来魏王一定会怨恨大王毁诺。因此魏王可能会动员韩、魏之兵,再向秦国借兵,并请赵国一起来进攻燕国。到时候就会发生四国攻燕之事,这对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是行数千里而助人有利呢,还是出燕南门就能看见敌军有利呢?那时候路倒是很近了,而且转运粮草也很方便了。大王以为如何呢?”
燕昭王道:“还望先生先行派人回去请魏王再坚持一下,寡人大军随后就到。”燕昭王于是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跟随孟尝君前去救援魏国。而燕昭王同赵惠文王会面商议时事。
魏昭王大悦,对薛文道:“君得燕、赵之兵前来救援即多又及时。”
秦、韩兵围大梁,燕、赵救之。有人对韩国当权者山阳君建议道:“秦国如果能打败魏、赵、燕三国联军,那么秦国一定能占领大梁城,到时候,韩国就被秦国所包围了。如果魏、赵、燕三国打败了秦国,想来以那三国的军力是无法发起对秦国的进攻的,但是它们如果以进攻韩国来泄愤的话,那么韩国就危险了。为韩国考虑,君不如与那三国盟好来进攻秦国。”
秦国见再与魏国打下去,对自己不利,便与魏国议和后出兵前往齐国收取土地。东至乎陶、卫之郊,北至乎阚(汶上县)。魏国于是送归燕、赵之兵,魏王封孟尝君城邑以示感激。赵国为加强与魏国联系,将武城封给孟尝君。
孟尝君于是决定在他的门客中挑选了一些人去担任武城守吏,并告诫他们道:“不知是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借来的车子就使劲的跑,借来的衣服就穿在外面’?”
众人皆道:“有这样的说法”。
孟尝君道:“对于这种说法,文是很不以为然的。那借来的衣服和车子,不是好友的就是兄弟的。对于借来的亲友的车辆,衣服十分不爱惜的过度使用,文自以为是不合适的。现在赵王还不知道文的才能有限,就把武城封给了文。希望诸位到武城后,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破坏房屋,谨慎从事。这样等赵王了解文的才能后,文才好将武城完好的归还赵王。”
事态平息之后,赵惠文王以廉颇(嬴姓、廉氏、名颇,时年约四十岁)为将攻齐,取齐陶邑与阚之间的阳晋(郓城县)。赵惠文王因功拜廉颇为上卿。大概去年奉阳君李兑死了,韩徐为也下落不明。赵惠文王开始召回赵武灵王沙丘之乱时出奔他国的大臣,并大用宗室,廉颇大概此时才得以回归赵国。根据其姓氏,虽与秦赵同姓,实同陌路之人。楼氏在赵可称为宗室,廉氏似乎不能吧。沙丘之乱真的耽误了大批能臣建功立业。
乐毅继续率军在齐国行动。
田单(妫姓、田氏、名单,时年约三四十岁)是齐国出了五服的宗室,齐湣王在位时期,田单在临淄当市场管理员,声名不显。燕军入齐时,田单与其宗人出走到安平(临淄区)观望形势。燕师下临淄后,转掠安平,田单令其宗人尽断车轴末而傅铁笼。安平城坏,齐人出逃,争道,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