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女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

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1 / 1)

说到这里,跪在下面的众兵士已经议论纷纷起来。

张斌环顾了一下众人,可以看出大部分兵士眼中充满着期待,是愿意跟着他投诚的。于是,他继续大声说道:

“愿意跟着我们投诚的,就在这左臂上绑上一根红绳,拿起武器,待会儿与入城的红巾军一起去战斗。

不愿意跟着我们投诚的,就在原地跪着,等我们拿下衢州城,绝不为难你们。到时候,你们想去哪里,我们绝不阻拦。”

此言一出,刚才那些跪在地上的兵士大部分都已起身,从张斌带来的兵士手中接过红绳,系在左臂之上。

那四个色目人百户也有三人起身系红绳,表示愿意归降。

最后,只剩下一个色目人百户及十多个兵士跪在原地不愿意投降。

张斌也不难为这些人,让兵士将这十多人都绑住,跪在城门里面的角落里,派了几个人在那里看守。

其余愿意投诚的人,都已拿好兵器。

张斌令人打开小西门,撤除了城门内外的防御工事及设施。他与郑桂龙就站在这小西门的城门下,静候着常遇春的人入城。

常遇春的人早已在小西门外集结完毕,现在见小西门突然打开,知道是张斌他们已经控制了小西门。

常遇春让崔道远带人先去查探。很快,常遇春已得知张斌他们控制小西门的事实。

常遇春大手一挥,城外的两万多精锐整齐有序地从小西门入城。

在小西门城门之下,常遇春与张斌、郑桂龙打了照面。

张斌、郑桂龙早已替常遇春制定了初步的攻城规划,并与常遇春作了个简短的商议部署。

蓝玉的带领五千人马立即去突袭城中元军大营;

裴德龙率领五千人马立即去控制城内军械库、粮仓等重要军事设施;

甘泽生率领五千人马去袭取其余五门;

赵忠义、崔道远率领特战队员及两千人马去捉拿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等人;

常遇春自己率领三千人马居中坐镇,随时准备增援各路人马。

当然,这各路人马都有张斌、郑桂龙的人带路。这攻取衢州城之战就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如此一来,这结果是可想而知。

第二天清晨,常遇春已基本控制了整个衢州城。伯颜不花的斤被擒。薛超吾儿仓皇之中准备从南门逃生,可刚出南门,就被南门外的兵士截住。慌乱之中,薛超吾儿中了一箭,落入南门外的护城河溺水身亡。

此役,共捉拿衢州城大小官员数十人,歼灭元军精锐两万余人,俘虏整编衢州元军近两万人,其余有零星元军四散溃逃。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拿下衢州的消息之后,是兴奋了好几天。

与李善长、朱升老爷子等人商议之后,朱元璋在衢州设立“金斗翼元帅府”,常遇春当然就是元帅喽。

至于伯颜不花的斤等人,朱元璋也懒得麻烦,让常遇春自己看着办。

常遇春当然是更怕麻烦,而且他又是一个嗜血之人,加上张斌、郑桂龙这些攻取衢州的有功之臣对伯颜不花的斤是恨之入骨。其结局可想而知,当然是就地斩首喽。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双双身死,这是常遇春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从文学艺术的方面来看,常遇春却是扼杀了史上两位文学人才。

是与非,功与过,只等后人去评说吧!

经过一番苦战,常遇春终于是拿下了衢州。本以为朱元璋在衢州设立“金斗翼元帅府”后,他这个都元帅可以在衢州好好休养几个月。

哪知,此时西线和东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朱元璋不得不再次麻烦我的这位常二哥了。

先说这西线,西线此时发生了一个巨大的人事变化,应天城里最先得到消息的人竟然是我。

挽留刘聚大哥一家在应天过了中秋节之后,刘聚大哥于八月十七日一早,带着王氏、小刘才还有几个小喽啰回锥子山了。

刘聚大哥走后,秦淮河的治理、开发工程已经全面铺开。发包出去的几段河道清淤工程,也在各个承包老板的带领之下陆续展开。

金大富、马振宇他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工程质量的监督、清理出来淤积物的堆放、计量及运送出城等等一系列事情都得他们几个去把关。

朱同也是隔一天就到金大富那里报到。只要是跟着金大富他们一起去巡查、监理的日子,他还是格外认真,看起来还真有那么回事儿。

九月初四日傍晚,傅友广突然来找我。

我一听说他来找我,心里就是一惊。这哥们儿一般没急事儿不会来找我。

上次来找我就是陈叔明大哥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他带着人来找我。这次指不定又是什么大事儿。

我也顾不上客套,也不问他有没有吃饭什么的,立即拉他进了书房。

傅友广当然也是与我不讲客套,开门见山地就跟我说了一个重大的消息:赵普胜死了!

听闻这个消息,我也是大吃一惊。

赵普胜是徐寿辉麾下“四大金刚”之一,长年驻守安庆、池州一线。也就是说,徐寿辉在东线与朱元璋对峙的最前线,就是赵普胜在全权负责。

现在赵普胜死了,怎么死的?

傅友广立即给我讲起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这事儿还得从朱元璋的反间之计说起。

当初,因为赵普胜早年间与廖永安、廖永忠兄弟及俞廷玉父子之间有旧情。在袭取枞阳之时,俞家父子故意去劝降赵普胜。

当时的效果是拖住了江面上的赵普胜,使朱元璋部顺利地夺取了枞阳之地。

但这俞家父子劝降之计更深远的效果,就是让天完政权内部对赵普胜产生怀疑。现在这个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陈友谅欲取代徐寿辉,首先得剪除他的左膀右臂。

徐寿辉帐下“四大金刚”为邹普胜、丁普郎、赵普胜、傅友德四人。

这四人之中,丁普郎、傅友德均为陈友谅旧将。因二人作战勇猛,加上陈友谅的极力推荐,因此受到徐寿辉重用。

真要说起来,这“两大金刚”还算是陈友谅的人。至少在陈友谅与徐寿辉发生火并的时候,这二人应该不会公然反对陈友谅。

真正算得上是徐寿辉嫡系、且与陈友谅没有瓜葛的就只剩下邹普胜、赵普胜二人了。

邹普胜是湖北麻城人,铁匠出身。当初徐寿辉准备造反的时候,就是邹普胜替他提供兵器。

徐寿辉称帝之后,感念昔日这位兄弟的恩情,便封其为太师。

论资格,邹普胜是“四大金刚”中最老的一个。但要论行军打仗的水平,他可是最菜的一个。

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之后,邹普胜一直贵为太师。但并未裂土封疆,为其镇守一方。

赵普胜就不一样了,他是安徽庐江人,早年在巢湖一带与廖家兄弟、俞家父子为伍,后来才投奔徐寿辉。

但赵普胜能位列“四大金刚”之一,那绝对靠的是实力。

徐寿辉之所以让赵普胜带兵镇守安庆、池州一带,一是因为赵普胜打仗有一套;另外,也是因为他是安徽人,对这一带地形熟悉。

可以说,徐寿辉的这个安排是十分正确的。自从赵普胜镇守天完政权的东线以来,朱元璋可是没占着什么便宜。

即使是派出徐达这等千古名将,也没捞到什么太多的好处。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用了反间之计。

要说朱元璋的这个反间计能够成功,那也真是时也、命也!

因为,陈友谅也想利用这个反间计做点文章。

刚才已经分析过了,陈友谅想铲除徐寿辉的左膀右臂,最应该下手的目标无疑就是赵普胜了。

正好,朱元璋又弄出了这么个反间计。不知道是陈友谅真的“中计了”呢?还是陈友谅在“将计就计”?

陈友谅自倪文俊欲取徐寿辉而代之事败,当机立断,杀了倪文俊,自称宣慰使,不久又自称平章政事。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陈友谅率军攻克龙兴(今江西南昌)。

此时,徐寿辉有了迁都龙兴的想法。

从当时的战略局势分析,元军主力在北方,汉阳所受到的元军军事威胁无疑比龙兴要大许多。从这一点来看,徐寿辉萌生迁都龙兴的想法也说得过去。

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分析,徐寿辉意欲迁都龙兴,又让人无法理解。

毕竟倪文俊死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友谅就是一个新的“倪文俊”,他与徐寿辉迟早得摊牌。

既然陈友谅迟早得与他撕破脸,他为什么还要迁都到陈友谅的地盘上呢?

待在汉阳,虽然受到的北面元军的威胁更大,但他至少还是天完政权的“一把手”;一旦到了陈友谅的地盘上,他顶多也只能做个傀儡。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情,让我们觉得无法理解。

兴许我们只能从玄学方面去获得解释了。

这龙兴,是不是就意味着“龙的兴起”?

最新小说: 明朝大昏君 重生乌克兰1990崛起 林神医林阳与苏颜 夏皇宫太极殿内阅读 双鹰旗下1 门阀赘婿 疯狂大地主 许你一世深情 谋定三国 雨夜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