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若干时候,户峰龙照常去幼儿园,好像没有什么异样的。老师给他们上课,讲的什么也给忘了,他就一直搓着手,出了很多汗。还看书,总拿别人的,觉得别人的有意思。回家的时候,爸爸走进来,穿着黑袄。“王老师,我们家奇奇不上了。”可能是他们也听说伙食不好那件事了。
“真不上了?下节课要画水彩。”美术老师说,以前没提过,因为好像什么也没学着。
然后就走了,再也没回来。
户峰龙的妈妈仍然没有回来上班,他继续住在奶奶家。最近什么也不干了,就玩。他和姜源看了海绵宝宝以后,编了螃蟹先生。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又把李博士编成剑客,拿丁丁积木拼了个烂七八糟的东西,嘴上说:“七剑合璧”。这一点是和其他小孩子不同的,其他小孩子都是原封不动照搬。
还看了奥特曼,天天让大人给讲,照着书上的念:“巴尔坦星人,高43米,重80万吨,出生于……”
还曾自己编过一些超人和怪兽,并写到上面画着威尼的本子上,还有文字说明,其实是瞎写,自称是博士岛文,主要因为字大多不会写。看黑猫警长编的蜘蛛警长融合了蜘蛛侠的特征,但来源于一个绑在车子上的蜘蛛侠面具,有时候把盟委隔墙后面划为蜘蛛警长的总部,但又嫌外面的世界太小伸不开手脚。
盟委,是过去盟委的家属院,后来盟委搬到了新区,这个小区连名字也没有了。
“来,尝一口,乐悠悠。”爸爸说,“苹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在哪呢?”户峰龙问。
“这不是么。”爸爸从苹果上揪了一小点。
“好吃你就多吃点。’
还去外面玩。广场,是当时锡林浩特的最南面,再南只有市门了。最北是敖包山,底下是贝子庙,上面是敖包。后来有人给他起名叫“额尔敦敖包”,敖包就是敖包么。敖包就是一排石头堆,中间的最大,还插了杆子,在锡林浩特的牧区,苏木,嘎查【1】经常能看见。敖包山顶上的敖包,是台型的,杆子之间还有印着花纹的彩旗。贝子庙是蒙藏式的喇嘛教庙宇,在贝子庙南面,中间最大的叫什么来着,旁边是石阶,还有地灯,假牛,可以照相,上到半截【2】,有个大平台,上面有卖东西的蒙古包,两边是土路,上一截又有小平台。敖包山是最早就有人住的,周围有零星的平房。
过了奶奶家,是后山——因为没有人说东山——当时这里是大街,之后是土路,后来修了东二环,国道303。爸爸指挥着,这里在盖一个监狱,也就是后来的锡林浩特监狱。最西面也就是人工湖了,又叫锡林湖,其实是护城河的一部分,后来修了桥,也就是说,并不大。锡林浩特人起的名字挺唬人的,九曲湾还不如人家九曲溪的规模。人工湖里可以划船,鸭子船,大人蹬,小孩子把方向,最后小孩子玩得高兴,大人气喘吁吁。后来这地方没水了,本来就是死水,水都是从水库抽来的。
这就是当时锡林浩特的的四至了。
还可以去水库,出了南市门,顺着107省道走,拐上另一条更小的路,走一段,进一个门,到了。水库比较像一个湖,下面的锡林河更像一条小溪。上面有人钓鱼,爸爸和户峰龙在岸边“野餐”——买了东西出来吃。所以说,锡林河、九曲湾、水库、人工湖都是一样的水,锡林浩特这地方水少。
要去北京了。
其实,北京也不是第一次去了,上一次去户峰龙也记不清了。
他们坐着爸爸的破夏力——破到门上都粘着胶带——,走着107国道,要经过灰腾河、乌日兔【3】、
【6】疙瘩:多作“gāda”
【5】哈巴嘎:正式作“哈毕日嘎”
【4】桑根**:正式作“桑根达来”
【3】乌日兔:正式作“乌日兔”
【2】半截:多读“半截儿”
【1】苏木,嘎查:相当于乡、村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