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那边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到周漱这里,却没什么有用的。
表面看来,周瀚每日出府就是纯粹的应酬,所交往的人都是济南府各个世家的嫡长,也就是将来的家长或者族长。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同样要承爵袭业的世子,他与这些人交好实属正常。
做的也无非是饮酒喝茶、游湖听曲这类闲雅之事,跟造反丝毫不搭边儿。
周漱很确定周瀚有问题,若不然只是出去喝茶会友,哪里用得着高手暗中保护?济安王那边依旧没有动静,他的左右手颜成也依旧每日在府里忙着一些日常琐务。
明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种感觉着实让人抓狂。
圣驾的行进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到十三中午便已抵达徐州,加紧一些,傍晚之前便能进入山东地界。
明天一早,济安王就要奉旨赶赴泰山接驾,如果不能在今天之前查明兵力来源,将彻底陷入被动。周漱心急如焚,饶是他极力掩饰,还是被高太医瞧出了异样,因他用心不专十分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简莹从暗线传来的消息里头留意到了一个细节,立即吩咐元芳将他叫回采蓝院。
“娘子,你发现什么了?”周漱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问。
“尼姑。”简莹将捡出来的那几张字条放在他面前,“从昨天到现在,你大哥频繁遇见化缘的尼姑,光‘暗线’发现的就有三回,你觉得这是偶然吗?”
周漱心神大动,拿起那几张字条飞快地看了起来。黄尊的人大概觉得这消息并不重要,只是一语带过,他看的时候也就忽略了。现在想想,的确不太对劲。
适逢圣上祭天,僧道两宗都涌向泰山各个寺庙。想借同门之便,一睹圣上威仪。那些稍稍有些道行和名声的,更是削尖了脑袋钻营,想要趁此机会在圣上跟前露个脸儿。
虽说僧道之中不乏心如止水、与世无争的。可也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接二连三地跑出来化缘,这实在有违常理。
“我想我知道父王将‘兵’藏在何处了。”他眉目凛然地道。
“我想我也知道了。”简莹学着他的语气,脸上却没有半分玩笑之意,“昨天我去祖母那里,跟大伯母闲聊的时候。听她无意间说起过,此次祭天要用到男女僧道各二百人。
这八百人,多半是从泰山的大小寺庙里挑选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从各地知名寺庙请来的客僧客道。祭天时的赞者,由灵岩寺的住持方丈担任。”
周漱明白她的意思,祭天的时候,山东督抚所领的驻军只能在山下和前半段山道上维持秩序,只有禁卫军能够随行伴驾至玉皇顶的祭坛。
山顶不比平地,放不下五千禁卫军,禁卫军只能分散把守在后半段的山道上。还要留一部分在山下,以防出现什么变故,圣上被困于山顶。最终能近距离保护圣上的,顶多有一千精兵。
山顶易守难攻,重甲全胄的禁卫军根本无法排兵布阵,不能排兵布阵,就展现不出禁卫军的优势,战力少说也要折去三分之一。那八百名僧道之中,只要有三至五百是济安王的人,就能来一场叫禁卫军招架不及的奇袭。
除了人。济安王定然还做了旁的准备。
据他所知,所有伴驾名单上的人都要搜身检查,不许携带任何能够伤人的东西。连女眷佩戴的首饰都有规制,以玉石为主。不许有纯金纯银带尖的带刺的。
女眷的配饰有的选,参加的祭天大典的僧道所捧持的法器却没的选,自古以来都是那些东西,其中有许多更是供奉在庙宇之中多年的圣物,沾有“佛神”二字,怀有敬畏之心。便是盘查,也不会像搜身那样仔细。
在济安王决定造反,到圣上祭天之前,有十多年的时间反复研究尝试,完全找到各种隐秘的方式在那些法器里面夹藏兵器甚至毒药、暗器和火油之类的危险物品。
因为先帝热衷于祭天,佛道两教一度繁盛之极,泰山上的庙宇更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崛起。像灵岩寺、普照寺、竹林寺、玉泉寺、碧霞祠、玉皇庙等名祠古庙声名远播,香火至今鼎盛不衰。庙址也一扩再扩,所收门徒子弟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
算上那些跟风建起来的中小庙观,足有几十座之多,分布在泰山的各个方位和角落。如果每一座庙宇之中都藏有济安王的人,届时投毒放火,制造混乱,那么这一场仗还真是胜负难料。
只是设想一下,他的后背就已经冒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幸好他自己有所疏忽,将所有的消息都传给简莹,让她再看一遍,否则他就将这么重要的线索遗漏了。
简莹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将他脸上的表情无一错漏地看在眼里,“如果你爹胜了,你就是皇子……”
“如果他败了,我们都得死。”周漱神色坚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他可以赌,我不能赌,我承担不起无法跟你和我们的孩子一生一世生活在一起的风险。
娘子,我会阻止他!”
简莹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嗯。”
周漱起身走过来,在她额上深深地印下一个吻,“我去了。”
“嗯。”简莹闭目点头,并不问他要去干什么,也不忍看他离去的背影。听着他脚步声远了,才睁开眼睛,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扬声叫人准备纸笔,写了一封信,仔细地封好,交给元芳,“你马上出府一趟,把这封信交给罗玉柱。记住,亲手交给他,叫他看完马上烧了。”
“是。”元芳答应了,将信贴身放心,便飞快地去了。
茗园之中,周漱也是奋笔疾书,一连写了好几封信,放进竹筒之中,叫人悄悄送出府去。又将石泉、龙井和猴魁几人叫到跟前,细细地嘱咐了许多事情。
眼见窗外的天色完全黑了,才捧起准备好的酒坛,往济安王的书房而来……
——(未完待续。)